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禅观与净土 > 第2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2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2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3/3页)

明了的、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的。请你注意,这个业在临终的时候,它一定会出现引导你,一定会出现,不管是善是恶,它一定会主导你的。因为你已经给它足够力量来引导你了,你给它太多力量。这个业临终一定会成熟的,不管是善不管是恶。所以我们净土宗的人首先要把自己的业里面,哪一个势力已经被你养得非常强壮的业,你要找出来。

    我再讲一次,我们精神体力有限。你不可能面对你无量劫所有的业去处理,你也没有那个精神体力,也没有那个必要。我们必须要很冷静地去了解自己的身口意:身业——杀生、偷盗、邪婬;口业——两舌、绮语、妄言、恶口;意业——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你好好看看你的身口意的十业,十善业、十恶业里面,哪一个业它形成两个条件:第一个、数数现行。你会不自主的经常会去造作。第二个、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深生好乐。这两个条件具足了,它已经在你的生命当中形成强大的业力在主导你了。如果你这个时候往生,它对你会有引导力量。当然在死亡到来之前,你可以改变。

    二、折损业力

    好,怎么改变呢?我们来看看。那么当它已经形成强大业力的时候,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的时候,我们必须做两件事情:

    (一)忏悔:责心忏、作法忏、取相忏——忏除三涂果报

    第一个、如法忏悔。把这个业力给忏掉。

    责心忏:如果它是比较轻微的下品的,责心忏,就是这他这个只是起了一个恶念,或者他做到一半没有完全做完,他还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业种子,可能是只是心态的一种想法没有付出行动,或者付诸行动没有把它做圆满,这是责心忏。

    作法忏:那么一旦做圆满,一定要作法忏,找一个人或者在佛菩萨面前忏悔。

    取相忏:但如果它形成一个强大的势力了,它已经是你已经造了很多年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了,而且你造这个业的时候都是深生好乐,这个只有一个方法取相忏,拜忏。因为这个业力太强大了,不是你只是一次性的向佛菩萨发露就可以了,你要下比较重的药。这个取相忏,至少拜一年。

    其实我们蛮鼓励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你最好能够找一段时间,拜一年的忏悔,不管是大悲忏,或者是八十八佛忏悔,每天拜一部。把你过去人生的身口意的重大罪业,透过一年时间,好好地把它忏成不增长业。然后发愿不再造作,如果你后面再造作,那对不起,再重新还要拜一次。你一定要至少一生当中,你最好能够忏你一次的取相忏,至少要忏一年,不间断。

    你今天刚好有事,出去外面没有时间拜,那后面就往上加。你刚好是出差三天,那么本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嘛,你三天没有拜,那没关系,你记下来再加三天往后加就可以。弘一大师的说法忏满一年,然后你以后不再造作了。那弘一大师保证你过去所造的杀盗婬妄的业,来生都不可能得果报了。除非你以后再造作,再去刺激它。只要你忏满一年,你不再造作了,这个业一定不能得果报了。

    还有一种情况,不用忏满一年,你下的愿力特别强,你在拜忏的时候见到好相,在梦中,见花、见到光明、见到佛菩萨、见到你在洗澡,或者嘴巴吐出脏东西,这样子就不用拜满一年了,表示罪业的势力被你破坏了。这是见好相也是可以,但是你都没有见到好相,那对不起你得拜满一年。第一个,这个是一种忏悔。

    (二)对治:立定誓愿、严持净戒、修习止观——断绝恶念相续

    第二个呢对未来来说,立定誓愿,严持净戒,修习止观。发愿很重要。忏悔是面对过去,那么发愿是面对未来,你一定要好好地从今以后宁舍生命不再违犯。好好地持戒,好好地修止观,修止观我们到了明天再说,这是思想的改变。我们先讲到业力的改变,就是顺从本愿,先求业力顺从,先求业力不能有障碍,你临终不能有重大的罪业来干扰你,要不然你没办法带业往生。所以我们透过如法的忏悔,把重大的罪业势力破坏掉,这叫断相续心。

    好,我们再往下看最后的总结。有两个偈颂,我们把它念一遍:

    丙三、结示

    一、随顺业力所控制的人生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二、依止愿力所开创的人生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释乙一[安乐道]竟—

    佛教把人生分成两种人生:

    一种人是完全活在业力。这个人一生当中完全活在自己的感觉,跟着感觉走,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任何的后果。这个人不管他福报多大,他的人生只有一种结果,一旦死亡到的时候,他把今生福报花完的时候,就知道怕了。他今生有善业在保护他,做什么错事都没有事嘛。他不是没有事,这个罪业先保存下来,他是先花过去的善业。

    等到他善业这个梦,好梦醒的时候,“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他必须要为今生付出代价了。因为他已经把这个业力,长养得又肥又壮,这个人临终你怎么救他都没有用了。因为他自己已经做不了主了,这个业没办法带了,已经形成一个强大的势力的业力,这佛来都没有用了。他已经把自己弄得很被动,已经完全活在业力当中,弄成一个很坚固的业力,这种人就是平常他什么事都不想改变。

    第二种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赶紧在业成熟之前破坏它,开始发愿。用愿力来取代业力,用愿力来引导业力。这个时候他知道,“若能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他用心灵中的纯净的愿力,来破坏自己的业力,来重新引导自己,这个人活在愿力当中。

    我们这样讲好了,每一个人念出来一句佛号的时候,这个佛号有两种力量,正常人都两种力量:一种力量是你的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另外一个力量是你的业力,杀盗婬妄的业力,它把佛号往下带。我们一般人在念一句佛号的时候,是愿力跟业力两个这么拉扯。你要做一件事情,必须要在临终之前,想办法让你的愿力远远超过你的业力,这件事情很重要,愿力强过业力你就成功了,强者先牵呗。所以我们必须透过忏悔、发愿。

    其实严格来说,整个拜忏是三个法,忏悔、皈依、发愿,你还要求佛菩萨加被。所有的忏法,都有佛菩萨的圣号,没有例外。你要称念佛菩萨的圣号或者持咒语,因为不可能靠你的力量去忏悔,你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所有的忏悔都要仰仗佛力,仰仗佛菩萨的加持。所以我们怎么处理过去的业力呢?三个法门:忏悔、皈依、发愿。

    佛在世的时候,目犍连尊者有一天以他的神通力来到忉利天。到忉利天的时候遇到一个天人,哎呀,身相庄严,功德广大。他就问那个天人说,你过去生修什么善业,招感如此功德的果报呢?那个天人说,我一生当中做了一件事情,发愿我不发脾气。这怎么回事呢?她说我本来是前生是做一个婢女,做一个有钱人家煮饭烧菜的婢女。主人脾气很大,我稍微做的不好,不是打就是骂。但是我发愿不管他怎么对待我,我不发脾气。这我不发脾气,生天了。

    目犍连尊者走着走着,又看到一个天人,他问说,你是修什么福报,让你今生这么殊胜功德庄严?他说我过去生修了一个善法,不打妄语。这怎么回事呢?我前生是做买卖的,我该什么价钱就什么价钱,绝对不打妄语。

    这个时候目犍连尊者就疑惑了,他从忉利天回到人世间就问佛陀说,我们一个人生天要修满十种善业,要修十善业才能生天。他们两个人只做了一件事就生天了,是什么因缘?佛陀说,这两个人修善的时候,不是一时兴起,他们是依止愿力去做善事,做一件事就够了。因为他们已经成功的让它产生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辗转相续。

    诸位,善法不是做多做少,关键你是不是把心放上去,你的愿力是不是加持上去。一般来说,世间人要创造广大的福报,几乎不可能;能够创造大福报的人都是宗教家。他可能信一贯道,也可能是信***,也可能信佛教,可能信基督教;只有强大愿望的人,才可能创造强大的福报出来,他一定有愿力推动。他一定要信仰宗教,不管这个宗教是好是坏,因为宗教会给人信仰,他才可能产生强大的造业力量。当然他造恶也很严重,如果他的教义错误;这种人造恶的时候,他也是无惭无愧,因为他邪知邪见。

    总而言之,一个人会创造重大的福报力,一定要发愿,没有例外。你一生当中,就是这样糊里糊涂的随着感觉去造善,你造不出大的善事,不可能,造不出重大善事,因为你不可能产生展转相续的力量;相反的,我们如果不喜欢让罪业产生强大的势力,你要赶快忏悔、皈依、发愿。重新发愿,用愿力来取代你的妄想,重新引导你的思想,不要往那个方向去。

    带业往生,哪些业是可以带?哪些业是不能带?你一定要清楚。我们在往生之前,首先要先处理重大的业力这一块,要把它相续的力量破坏掉,带业往生第一件事情,让业力沉淀下来。我们明天开始讨论思想的沉淀,哪些思想会障碍往生。今天第一堂课先处理业力这一块,就是忏悔、皈依、发愿,先处理重大的罪业。明天开始开始讨论,怎么样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思想帮助你往生,讲到思想的随顺。

    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