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归义非唐 > 第353章 招讨陇右

第353章 招讨陇右

    第353章 招讨陇右 (第1/3页)

    “放!”

    “嘭嘭嘭——”

    六月初,西川遭遇入寇的近两个月后。

    在北边不断丢失土地的情况下,南边的战事依旧激烈,但由于崔铉掌握了天时与地利,祐世隆麾下大军始终无法突破崔铉布置的三座关隘。

    不提别的,单说挡在他们面前的邛崃城,与其说是城,还不如说是关。

    邛崃城修建在半山腰上,旁边是河谷,但河谷狭长,不易通行。

    崔铉率领一万马步兵驻守此处,先把河谷用拒马、堑壕封堵,再原地掘出一条护城河,在河道背后修建起丈许高厚的夯土墙。

    尽管祐世隆不断下令用投石机进攻,可半个月下来,邛崃防线不仅没有出现问题,反而越来越坚固了。

    面对难以逾越的邛崃城,祐世隆心中都不免生出绝望感来。

    时间来到正午,尽管投石机还在进攻,可祐世隆却已经预感到了今日又是无功而返的一天。

    他返回了牙帐,难得让人给他准备了一壶酒,试图用酒精来麻痹自己。

    酒过三巡,他正惆怅时,帐外突然响起了脚步声。

    “陛下,尚摩鄢给我们送来了军情!”

    赵诺眉的声音响起,不等祐世隆传唤,他便走入了帐内。

    祐世隆见状自嘲道:“他是来向朕炫耀的吗?”

    维冀茂三州虽然人口稀少,但也比他刚刚拿下的汉源、通望两个县要好。

    在祐世隆看来,多半又是尚摩鄢拿下了什么地方,来向自己炫耀的。

    “这……还需要陛下您自己打开阅览。”

    赵诺眉可不敢拆开两国国主往来的书信,因此双手呈给了祐世隆。

    祐世隆接过后不耐烦拆开,漫不经心的看了两眼,随后便两眼放光。

    “高骈可能要调兵驰援西川,多半是绵州和汉州!”

    祐世隆将书信递给赵诺眉看,可赵诺眉看后却皱眉道:“话虽如此,可高骈手中有三万余东川兵马。”

    “即便调走半数,还有近万五来守卫戎州,我们恐怕无法从他手中讨好……”

    “该死的高骈!”祐世隆闻言,心情立马变糟了许多。

    他这才想起,高骈上次凭借不到两万兵马,便挡住了大礼十余万大军。

    一场牛头峡惨败,让大礼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

    想到这里,祐世隆攥紧了拳头,而此时帐外却突然喧闹起来。

    “怎么了?”祐世隆略微激动,还以为是大军攻破了邛崃城防线。

    只是当他向外看去时,并未瞧见报捷的兵卒,只见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董清平?您怎么来了?”

    本该在阳苴咩城调度钱粮兵马的董成,此刻却出现在了战争前线。

    “陛下,臣是来向陛下献策的。”

    董成风尘仆仆而来,顾不得休息便走入帐内,对祐世隆行礼起来。

    祐世隆起身向他走来,将他搀扶过后询问道:“董清平有何计策?”

    “陛下……”董成缓了两口气,接着行礼道:

    “陛下已经拿下汉源和通望,为何还要执着于黎州呢?”

    “我军兵强马壮,不该丧命于黎州险阻之地,何不率师沿大渡河开路,直接出兵进攻嘉州?”

    董成的声音并不大,可当他说出这番话后,却好似惊雷在祐世隆脑中炸开。

    “沿河开路,直攻嘉州?”

    祐世隆眼神明亮,随后好似想起什么,将赵诺眉手中书信递给董成道:

    “难怪尚摩鄢会写信告诉我这件事,原来他是想提醒我,等待东川大军驰援北边,我便能直接沿河开路,直击嘉州。”

    “这尚摩鄢虽是番蛮,却比朕还会用兵,好好好……”

    祐世隆没有生气,此刻的他无比高兴,而董成也将尚摩鄢的信看完了。

    他眉头微皱,随后才道:“尚摩鄢此人勇猛无谋,这点从他收复多康就能看出来,这不像是他能想出来的办法。”

    “不必管他!”祐世隆根本不在乎这办法是谁想出来的,他只想要攻入西川境内,占领西川的土地,掠走西川的人口!

    他的目光看向赵诺眉,赵诺眉见状行礼。

    “赵清平,你率两万甲兵及三万群蛮,再驱使嶲州的群蛮沿着大渡河北岸开路向嘉州而去。”

    “秋收之前,朕要亲自前往嘉州,吃到嘉州田地里摘下的粮食!”

    “臣领旨!”赵诺眉不假思索的应下,随后转身向外走去。

    与此同时,董成也突然开口道:“臣敢问陛下,陛下可曾想过拿下嘉州后,我朝应该如何与大唐相处?”

    “嗯?”祐世隆看向董成,沉思片刻后才道:“自然是劫掠成都府,掳掠西川的百姓与工匠返回阳苴咩城,充实拓东城人口。”

    “如果守不住成都府和嘉州,届时再想办法夺下安南和岭西。”

    祐世隆脑中只有开疆拓土,这让董成不免叹气道:

    “陛下,朝廷与大唐交战六年,国中十八岁以上男子尽皆从军,诸部皆生怨念。”

    “倘若继续和大唐交战,届时就连十七岁、十六岁、十五岁的孩子都需要走上战场。”

    “届时唯有妇人在国中耕作,即便能占领安南和岭西乃至西川,可我们又能得到什么?”

    “西川的汉人是我们的数倍,我们根本无法在此立足。”

    “臣支持您拿下安南和岭西,但是西川的战事,最好在劫掠成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