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归义非唐 > 第430章 硝烟四起(月初求月票)

第430章 硝烟四起(月初求月票)

    第430章 硝烟四起(月初求月票) (第1/3页)

    “窸窸窣窣……”

    九月中旬,随着秋收已然到来,受限于时间和官吏不足等问题。

    高进达及曹茂等人,只能先组织百姓进行秋收,同时派遣白直和军队前往乡村,按照田亩数量,先行征走三成五的田税。

    对于剩下的粮食,这些昔日只是权贵麾下佃户的百姓们都觉得拿着烫手,想要交给朝廷,不敢留在手上。

    高进达三人商议过后,决定派兵前往各乡设置社仓。

    京畿道、关内道共有五百六十七个乡,故此需要发动当地百姓修建社仓。

    社仓修建后,那些无主之田的粮食,仍旧按照此前权贵豪强与百姓约定的租子来分配。

    有的世家豪强还算体恤佃户,基本是四比六,世家收四而佃户交六。

    因此佃户留下六成粮食后,只需要交出半成前往社仓即可。

    不过三七比例的世家豪强,已经算得上极为仁德的好主人了。

    关中大部分的佃户比例是五比五,乃至六比四。

    对于这些,刘继隆得知消息后,则是规定交出半成即可,毕竟他也没想用社仓来收割百姓。

    象征性从百姓手中收走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实际上也只是为了安抚这些被“驯化”的百姓罢了。

    等到均田运动开始,并且他们已经适应当下的变化后,刘继隆便准备继续降低田赋。

    除此之外,各乡的社仓,也该定下日后征收田赋,当地的留存和起运标准。

    这般想着,刘继隆合上手中文册,将目光放到了自己面前的官员身上。

    此刻他坐在门下省衙门主位,下方坐着高进达、崔恕、韩正可三人,再往后还有四大参军和六曹。

    十三人坐在位置上,不用起身,只需要作揖禀告事情结果即可,正如当下。

    “以三千余官员,六千多白直来治理京畿、关内这么多人口,着实有些困难。”

    “白直的数量,至少是官员的三到五倍才足够。”

    高进达述说着如今面对的困难,见刘继隆微微颔首,他继续道:

    “眼下各地的秋收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剑南道和山南西道的图籍造册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

    “最多再过两个月,这些图籍就能送抵长安。”

    “京畿道与关内道的图籍造册,某以为可以与均田一同进行。”

    “依旧按照旧例,登籍户口后,同时对当地田亩进行丈量,丈量过后即按照口数均分田亩,不分男女。”

    “这样做速度虽然慢,但关内道和京畿道加起来官员不过三千七百余人,白直也不过八千之数。”

    “今岁若是等待小学与大学从吏的学子毕业,届时大概会有五千余名白直加入。”

    “有了他们的加入,京畿和关内两道的治理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了。”

    “最快能在来年入冬前,结束京畿、关内两道的图籍造册问题。”

    高进达话音落下,目光也看向了刘继隆。

    小学毕业的学子,年龄也不过十三四岁,虽说放在这样的世道,已然是个小大人了。

    但说到底他们年纪还是太小了,自家汉王若是不同意,那他只能另辟蹊径了。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刘继隆也主动开口道:“小学的毕业学子,年纪始终有些小。”

    “不过在他们之中,有不少入学较晚,年龄稍长。”

    “某看过国子监的学籍册,年十五以上,今年便要毕业的学子,数量在一千七百余人。”

    “暂且先选拔这一千七百余人进入衙门办差,以白直身份做起。”

    “一千七百人虽然不如五千人多,但也足够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了。”

    “剑南道传来消息,高骈劫掠彭州四万六千余口百姓,并渡江撤回了蜀州。”

    “张武、义山向某请罪,然罪不在于他们,他们手中兵马尽皆新卒,扫盲都未完成,军鼓号令还不熟练,能保住成都及城外诸市,已然不错了。”

    “此役我军阵没两千四百五十七人,高骈所部阵没数量,不会少于这个数。”

    “这说明张武练兵是没有问题的,用操训半年的新卒,正面交换高骈所部等数精锐,足够功过相抵了。”

    刘继隆说罢,堂内骤然安静。

    眼见众人没有意见,刘继隆心里不禁流露满意之色。

    自从他严惩李骥之后,军中内部许多问题都得到了缓解,加上后续接受过教育并参军的学子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推移,汉军老卒遗留的那些跋扈,也将会被渐渐消磨,这对于汉军来说是好事。

    “汉王……”

    韩正可朝着刘继隆作揖,眼见刘继隆看向他并眼神准许,他作揖说道:

    “这段时间,关东诸道发生了不少事情。”

    “王仙芝残部曹师雄、柳彦璋与王仙芝渡汉水失散后,散落到了湖南并聚集洞庭湖水贼作乱,攻占岳州。”

    “此外,湖南的朗州、澧州、郴州等地也相继发生叛乱。”

    “黄巢在江西饶州大败,走信州逃亡福建,但听闻主力并未折损,但随从他的那些流民,基本都遭到了官军屠戮。”

    “浙西军乱,眼下攻占苏州、常州。”

    “光州民变,驱逐刺史而走。”

    “朝廷调左右神武军北上太原,遭河东军拒绝入境,眼下正屯兵霍邑。”

    韩正可将陇右散布在中原谍子所送来的情报整理汇报,尽管这些情报在关东和江南各处人尽皆知,但汉军想要获得这些情报并送入关中,这并不简单。

    “节帅,看样子天下已经烽烟四起了。”

    崔恕闻言,忍不住开口说道:“我军只需休整几个月,兴许就能主动进攻河东或南边的高骈了。”

    “不……”刘继隆摇摇头,高进达也解释道:

    “眼下各军皆以新卒居多,其中老卒不足四万人。”

    “我军官吏短缺,治理地方州县,尚且人手不足,更不要提用于军队扫盲的教习了。”

    “兵卒若是连五百字都不能识,那上了战场,军鼓号令皆不能识,我军优势也将尽失。”

    “此外,我军兵力是否太少?兴许还应继续扩充兵马。”

    高进达最后一句话是对刘继隆说的,而刘继隆闻言则是摇头道:“我军兵力已然充足,现在差的只是操训和扫盲。”

    按照他如今定下的兵额,陇右共有七个都督府,每个都督府兵力不等,但总兵力却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

    二十五万兵马,若是全部整训完成,那东出横扫中原便不是问题。

    想到这里,刘继隆看向众人道:

    “二十五万兵马,其中文盲数占十七万,而军中教习仅有一千八百人,且分散在关内道和剑南道、山南西道。”

    “以当下的情况来看,最少需要三年,才能将各军操训如老卒那般素质。”

    “若是发动军中识字者协助扫盲,大概可以缩短到两年。”

    “正好我军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厘清关内、京畿等处土地人口,重新测绘山川水文。”

    两年时间,看似很长,但在此期间汉军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比如必要的袭扰,以此牵制唐军主力,使得唐军疲于奔命。

    “汉王。”韩正可眼见话题结束,他便继续补充道:

    “左右金吾卫已经征募结束并开始操训,最迟三个月,便能组织起来,抓捕那些恶少、坊棍。”

    左右金吾卫所做的事情,相较于军队来说,并没有那么凶险。

    对付一群不穿甲胄的恶少、坊棍,乃至一些向通风报信的唐廷官员,他们并不需要训练很长时间。

    只需要将每五十人为一队所常用的小阵操练清楚,便完全足够应对长安城内的局面了。

    正好眼下是秋收时分,先把秋收熬过去,后面的事情就好说了。

    “金吾卫的规矩需要改改,取消大将军,设将军统辖左右金吾卫,品阶正四品上,左右金吾卫又以别将为主,品阶依旧。”

    “这金吾卫将军,汝等觉得谁比较合适?”

    刘继隆询问众人,众人闻言面面相觑,高进达沉吟后说道:“窦铣作战勇猛,心思细腻,不如以他为金吾卫将军?”

    他话音落下,崔恕与韩正可微微颔首,刘继隆见状也点头道:“可行。”

    定下金吾卫将军的人选后,刘继隆接着拿起了一本文册,对众人说道:

    “此役结束已有近两个月了,这军功册已然写好,汝等尽皆查阅,若无疑问,便以此昭示三军吧。”

    他话音落下,站在他身侧的官员取过文册,递给了高进达等人传阅。

    此役首功,自然是刘继隆,但刘继隆不可能与部下争功,所以在刘继隆之下的首功,便是安破胡了。

    安破胡之后是斛斯光,再往后是曹茂、窦敬崇、窦铣、王建、王重荣等人。

    说实话,瞧见王建姓名的时候,刘继隆并未觉得什么,只当是同名同姓。

    不过得知他是从被俘忠武军里投靠过来后,他这才意识到,前蜀开国皇帝、“贼王八”王建竟然投到了自己麾下。

    先是王武,再是王重荣、如今又是王建。

    刘继隆只觉得自己像是在集邮,只可惜未能俘虏李克用父子,不然他还能再添大将。

    至于王建,他率军先登、而后又破阵,加上三军大捷,他前后立七功,拔擢七个品阶。

    原本按照资历,王建顶多只能顶着都尉的头衔,领着别将的差事。

    不过京畿道和山南西道、关内道几处扩军,都尉的名额也就多出来了。

    王建累功,得任骁骑都尉之一,节制四千五百精骑。

    等军功昭示三军后,刘继隆便准备调他率众返回陇右,除了挑选军马和乘马外,还有就是陇右地广人稀,更方便骑兵训练。

    相比较之下,京畿道人口稠密,农田较多,不易训练。

    “殿下,某等无异议。”

    高进达等人翻阅了军功册后,当即便开口表示没有异议。

    刘继隆闻言颔首,接着吩咐道:“既然没有异议,那就各自处理政务去吧。”

    他起身与众人说罢,众人便簇拥着他离开了门下省,等待他上马离去后,高进达他们才返回了门下省衙门。

    与此同时,整个汉军所辖疆域内,百姓都在热火朝天的干着农活,抢收粮食。

    各乡社仓都已经修建好了,虽然没有官仓那么好的条件,但粟麦存储三年还是不成问题的。

    吏员开始下乡收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