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归义非唐 > 第513章 兵围广州

第513章 兵围广州

    第513章 兵围广州 (第3/3页)

    与此同时,马道上的南唐军队也开始将绞车弩固定完毕,让民夫在城墙背后拉拽,为绞车弩上弦后,对海港内的汉军战船发起还击。

    “嘭!!”

    三十余杆凿子箭射中了海港内的船只,只有两杆射中了汉军的战船,但并未射穿战船。

    这八艘两千料的大福船,在抵达潮州后,被耿明利用铁木加厚了两侧船体,虽然速度变慢,但却更能防御好凿子箭的突袭。

    哪怕凿子箭射中战船底仓,可底仓的水密舱被隔板分成十余个独立水密舱,只是击中三五个,根本不会导致战船沉没。

    更何况凿子箭基本都是射穿船体,箭杆卡在船体中,能漏水的空间很小。

    哪怕是漏上一天一夜,船只也不会沉没,更别提还有水兵随时准备修补了。

    “放!”

    “轰隆隆——”

    半盏茶过去,汉军的铁炮再度发作,南海城的南城墙不断被击中,偶尔也有炮弹坠落地面,亦或者落入城内。

    但不论如何,汉军每次炮击都有八九枚乃至十几枚击中城门东侧的城墙,而这处城墙每被击中一次,便会簌簌的落下无数碎块与粉尘,并且龟裂的面积越来越大。

    战争从清晨到黄昏,随着一天结束,城北、城东的羊马墙被摧毁大半,南城的城墙更是被打得破破烂烂,墙根落下了半尺高的砖块及碎屑。

    交战第一天,南唐军队便死伤二百七十余人,看似不多,但这还只是远程交锋。

    倘若继续这样交战一个月下去,死伤恐怕会多达数千人。

    他们不出击,汉军也不主动出击与他们交战,只是用火炮不断地攻打他们,打击他们的士气。

    如果只是如此,高骈还不至于生气,他生气的在于他看到了广州境内的百姓在双方交战期间,竟然主动向汉军的营盘运送瓜果蔬菜……

    “混账!”

    高骈不去想广州的百姓为何支持汉军而不支持他们,他只是气恼百姓不支持自己。

    “如此打下去,恐怕拖不到入夏……”

    衙门内的左首位上,王重任脸色不太好看的说着,其它将领也纷纷低着头。

    显然他们也不认为他们能将汉军拖到入夏,只因今日汉军展现的手段,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三个方向不断遭受炮击,他们却只能集结投石机和绞车弩于一面,且勉强与对方打成平手。

    继续这样子下去,别说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半个月都算了不起了。

    这么想着,衙门内原本才因为昨日发饷而士气高涨的将领们,此刻纷纷垂头丧气。

    高骈看着他们,心里难受得紧。

    他好不容易重新振作起来,结果现实却是那么残酷,汉军从兵力到手段都稳压他一头。

    王式此人虽比不上他,却也不会暴露出太大的问题,这便让他正奇并用的手段失效。

    “继续坚守……”

    沉吟良久,高骈只能吐出这四个字,令众人顿时泄气。

    原本以为是八万打十二万,双方能打个你来我往,如今却是他们单方面被压着打。

    眼下只能等汉军主动与他们短兵交击,在短兵交战中找回士气。

    “臣等告退……”

    众将纷纷起身告退,而高骈也在众人走后叹了口气,起身朝外走去。

    不过不等他走出衙门,便见身穿皇帝常服,年纪不过七岁的李晔正带着田允、田令孜在等着他。

    “臣渤海郡王高骈,参见陛下……”

    虽然心中对于这个被自己扶持的小皇帝不以为意,但高骈还是表现出了该有的礼节。

    “渤海郡王不必如此,朕只是想知道,朝廷什么时候能击退叛军?”

    七岁的李晔询问着高骈,不大的脸上写满了担心。

    高骈闻言,心中不由轻笑,他也想知道这个问题。

    “陛下放心,臣很快便会击退叛军的。”

    高骈恭敬还礼,田令孜见状笑道:“陛下不必担心,今日奴婢从番商那里买了匹矮马,陛下可以去试试。”

    “好!”听到有矮马骑,李晔连忙点头。

    他虽然改名为了李晔,可他心底依旧还是李俨,还是历史上的那个爱斗狗玩马的唐僖宗。

    得知有新的玩意,他顿时便没有了关心城内百姓安危的想法。

    在高骈的注目下,他很快在田令孜的带领下离开了广州衙门,前往了临时行宫。

    瞧着他们的背影,高骈忍不住摇了摇头:“大唐的陛下,竟都是如此吗……”

    “若是如此,大唐到底还有什么存续的必要呢?”

    他叹了口气,佝偻着背影往内院走去,整个南海城的气氛也随着今日交锋失利而渐渐低落。

    时间不断推移,当天色再度亮起,汉军继续以他们的方式将整个南海城的军民从睡梦中唤醒。

    “放!”

    “轰隆隆——”

    沉闷若雷鸣的炮声,继续从三个方向不约而同传出。

    这样的炮声,从清晨到正午,再从正午到黄昏,几乎响了一整日。

    哪怕南唐军队不断用投石机与绞车弩还击,甚至用上了城内为数不多的火药“万人敌”,但依旧没能遏制那些火炮。

    哪怕战船受创严重,但汉军却会趁着夜色撤往广州湾内的沙州上,用木吊将火炮换到另外几艘战船上,继续利用这些战船来不断炮击。

    双方的交战随着时间推移而进入三月,南唐军队的士气不断低落,最后甚至连护营河的羊马墙都不修了。

    高骈看在眼里,却只能不断拖延时间。

    随着时间进入三月,城外的汉军确实出现了不少染上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兵卒。

    王式一边安排军医治疗这些兵卒,一边将他们单独安置他处。

    王式的布置被高骈看在眼里,而眼下已经是南海城被围困的第十日。

    “阿耶,城南的城墙恐怕撑不了几日了……”

    高台上,在高骈观望汉军情况的时候,高钦则是脸色难看的说起了城南的情况。

    他的声音在时不时响起了的炮声中显得十分软弱,高骈却依旧脸色沉着。

    “时间差不多了,这几日的天气,便是连我军将士都叫苦不迭,更不用提他们了。”

    “吾观王小年另设营寨,显然是军中有人染上了疟疾。”

    “吾等只需要继续坚守,等待这疟疾传遍全军,便可击退这十二万叛军。”

    高骈的话,让原本脸色难看的众将都纷纷重燃信心,而与此同时的汉军营盘内,王式拿着感染疟疾的兵卒文册,忍不住揉了揉眉心。

    “染上疟疾的将士越来越多,看样子江淮的将士还是难以在岭南久驻。”

    “既是如此,那只能提前强攻南海城了。”

    面对王式的这番话,陈靖崇不紧不慢起身:“早该如此了。”

    “我军另设营寨,高骈定然已经关注到了,趁他以为我军正在为疟疾焦头烂额时主动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嗯!”王式颔首表示认可,随后起身对陈靖崇道:

    “传令耿、李二位都督,明日卯时大军强攻,必要攻下南城墙,夺下东、北两处叛军营盘。”

    “水师封锁港口,绝不可让高骈带着伪帝李晔与玉玺离开广州!”

    “是!”陈靖崇不假思索应下,随后派快马传令给李阳春、耿明。

    李阳春接到军令时,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他将军令留下,随后召来众将。

    刘松、邓俨、谭凯、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庞师古等人站在牙帐中,李阳春则是扬了扬手中军令。

    “王使君传令三军,明日卯时向南海城发起总攻,我军务必要抢占叛军在城东的营盘,协助南城的水师夺下南海城。”

    “节帅,某愿为先锋!”

    霎时间,葛从周与谭凯、张归霸三人先后站出,谭凯本以为李阳春会选择他,却不曾想李阳春看向葛从周与张归霸。

    “葛从周为诸将,张归霸为副将,汝二人明日率前军万人强攻,中军以谭凯、庞师古为主,协助汝等进攻营盘,后军刘松、邓俨不动。”

    “末将领命!”葛从周与张归霸等人纷纷拔高声音,接下军令。

    在他们接下军令后,李阳春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但不解的谭凯却留在了最后,末了确定众人离开,他这才对李阳春作揖:

    “挈彪,某难道不如那两个降将?”

    “军中没有降将一说。”李阳春微微皱眉,很不高兴谭凯这种说辞。

    谭凯也后知后觉的发觉自己这话有些歧义,于是连忙道:“某就想知道,为何不是某先锋!”

    “汝若是要战后坐镇岭南,便由汝先锋。”

    李阳春一句话便让谭凯憋住了,他没想到李阳春竟然想到了那么远的事情。

    岭南的气候对于出身关西的他来说,可以堪称慢性毒药,他自然不愿意在岭南带着兵马搜山检海,而是更愿意在北方率领骑兵驰骋大漠。

    “某知道了。”

    谭凯有些尴尬,李阳春则是不在意的摆手示意他退下。

    在他走后,李阳春才忍不住笑了出来。

    其实不管葛从周他们是否为先锋,都不影响他们有可能带兵驻守岭南。

    毕竟当初他们还在黄巢麾下时,便在岭南、湖南待过不短的时间。

    这份经历放在汉军之中也是拔尖的,所以李阳春经过揣测,这才猜到战后的岭南,很可能需要葛从周等人坐镇。

    至于让葛从周为先锋,也是因为葛从周能力比谭凯要强,而他又不能明说,所以只能糊弄谭凯。

    好在谭大郎还是那个谭大郎,三言两语便糊弄过去了。

    想到此处,李阳春自己偷笑片刻,直到笑意退去,他才起身走出了牙帐,看向了远处那晴朗的天空。

    尽管空气依旧湿热,浑身黏糊糊的,但李阳春心情却十分开朗。

    “明日过后,天下便要太平了吧。”

    他想到了许多事情,也想到了刘继隆曾经在临州教导他们课程的那些经历。

    回想起课堂上学的那些内容,他转身重新走回牙帐,将杂乱的桌面重新整理一番。

    “天下太平后,殿下兴许就该动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