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归义非唐 > 第528章 战火在即

第528章 战火在即

    第528章 战火在即 (第2/3页)

高的郡王,此外还兼任五军都督府中东军左大都督,东海海军都督等官职。

    对于如何对待裴颋等人,他早已有了盘算,故此他平静颔首:“入座吧。”

    在他示意下,裴颋三人先后入座,而裴颋入座后,便忍不住询问道:“敢问和政郡王,朝廷为何于渤海置如此之多的战船,并且还要在北边大谢戍与乌湖戍修筑城池与石堡?”

    他倒是开门见山,但耿明就喜欢与他这种开门见山的人交流,因此在他询问过后,耿明便依旧平静道:

    “陛下曾言,辽东亦是大汉疆土,不控辽东,无法驱逐契丹与奚等胡虏。”

    得知大汉果真要收复辽东,裴颋的脸色十分难看。

    从今日的经历,他已经大概知晓了李居正所言并非虚言,更是看出了大汉在海上的实力。

    哪怕将渤海所有水师调来渤海与大汉交战,也不过是徒增数千海上浮尸罢了。

    若是在海上挡不住,那自然等不住汉军登陆辽南。

    只要汉军登陆辽南,渤海就必须得在辽南集结数万兵马。

    尽管渤海还能在国内征二三十万兵丁,但以武库中的甲胄军械,顶多能在如今十万常备兵马上拉出七八万甲兵。

    十七八万甲兵的后勤,起码要上百万人供应。

    若是渤海与大汉在辽南交战,以辽东二十余万百姓的数量,肯定是无法为大军供给钱粮的,只能退到辽东、玄菟(沈阳)等城。

    哪怕能僵持住,可西边还有契丹,南边还有新罗,北边还有室韦……

    这些国家不会放过与大汉一同肢解渤海的机会,而渤海国内部的矛盾已经十分严峻,面对这种多面来攻的战事,注定坚持不了多久。

    要么他们就像昔年武王那样,尽快挫败汉军,然后迅速回击室韦,如此才能让契丹和新罗不敢动兵。

    要么他们就只能将辽东让出,进一步加剧内部的矛盾。

    后者显然不可能,前者则更是困难重重。

    如今的渤海,可拉不出武王那般的人物,便是军中颇具威名的李居正都不建议与大汉开战,其它将领恐怕更加不如。

    “朝廷不想与渤海开战,一是因为渤海郡王恭顺,二则是朝廷需要用渤海来制衡室韦、契丹。”

    “陛下有言,辽东军民可供汝等迁徙,但辽东必须还给朝廷。”

    耿明开门见山说着,裴颋闻言便已经知道谈不拢了,忍不住道:

    “吾国控弦三十万,拥民三百万众,朝廷就这般肯定能吃下辽东?”

    “呵呵……”

    面对他的威胁,耿明忍不住笑了出来,其它都尉也纷纷跟着笑了起来。

    他们的轻慢令裴颋身旁的两名副使脸色涨红,紧攥拳头,而裴颋则是依旧面色如常。

    待到耿明笑声停止,裴颋本以为耿明会与自己说几句话,却见耿明看向都尉道:

    “会濂,汝带裴大使去北城,让裴大使看场戏吧。”

    “是!”年纪不过三旬的将领作揖应下,随后便看向裴颋三人:“裴大使,请……”

    裴颋不明所以,但还是看出了耿明的轻视,于是带着好奇跟随这名将领走出了衙门。

    他们乘车往城北赶去,不多时走上城北城头,并借此登上城楼最高处。

    站在此地,可以清楚将港口内外上百艘战船尽收眼底,故此裴颋以为耿明是想用这些战船来压倒自己。

    不过不等他开口,那名将领便示意身旁的几名旗兵,随后便见旗兵拿着两丈高的大旗挥舞起来。

    在大旗挥舞过后,原本还在休息的那些战船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先后调转船舷,将船舷对准了海滩上的一座石堡。

    那座石堡显然是新建不久,虽然规模不大,但胜在坚固。

    “哔哔——”

    刺耳的木哨声响起,层层传递而去。

    “轰隆隆!!”

    瞬息间,海上的战船先后升腾硝烟,紧接着宛若雷霆的声音再度传来。

    裴颋及两名副使还未反应过来,便看到无数黑影划过长空,落在了城外那二三百步外的石堡附近。

    沙土飞溅,看似坚固的石堡被无数黑影先后袭击,哪怕不知道火炮为何物,裴颋也能根据这种攻击方式想到投石机。

    只是这投石机的攻击距离,似乎远远超过了他的心理预期。

    “起码有二里!”

    裴颋只觉得后背发凉,哪怕他未曾亲自领兵打过仗,却也从族中藏书里学了不少兵法。

    这投石机的距离代表着只能是大汉打他们,而没有他们打大汉的可能。

    不过仅凭如此,还不足以说服裴颋,因为战争不只是看一城一地的得失,更要比拼国力。

    大汉虽强,可有辽泽隔开辽东、辽西,他们只能渡海强攻。

    海运可不是开玩笑的,船毁人亡是常有的事情,适合航行的季节就那么四五个月。

    若是突然遇到风暴,数十万军需尽数沉没海底,前线大军只能忍饥挨饿。

    渤海国只需要在家门口坚守即可,而大汉却需要渡海并陆行千里才能收复辽东。

    如此僵持下去,哪怕大汉能击败渤海国并夺回辽东,其国内情况也定然不会好过。

    “轰隆隆……”

    在裴颋这么想的时候,汉军的炮击仍在继续,而这样的炮击持续了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将领令旗兵停止挥旗,海上的战船们才先后停止炮击。

    一刻钟后,确定安全的将领看向裴颋,笑着说道:“还请裴大使移步。”

    裴颋已经猜到了接下来要前往何处,但他仍旧佯装不知的被将领带出了城,带到了城北数百步外的那座石堡处。

    只见沙滩上散落大量拳头大小的石质圆球,而那座石砌而成的石堡,此刻却已经被打得破破烂烂,不成样子。

    哪怕还能修补后继续坚守,但这般威力,还是忍不住让裴颋担心起来。

    渤海国内可没有几座能经得住刚才那般攻势的城池,即便有也都是高句丽遗留的那些山城。

    哪怕是心中早已波涛汹涌,可裴颋依旧面色如常:“若只是如此,某恐怕是高看天军了。”

    “呵呵……”将领也不揭穿,只是示意道:“还请裴大使后撤。”

    裴颋见状带着两名副使,与将领后撤数百步。

    不等他们回头,身后便有猛烈的雷鸣传出,紧接着便是强风从背后席卷而来。

    震耳欲聋的声音让他们待在原地十余个呼吸后才敢缓缓睁开眼睛,但当他们向后看去,原本的石堡已经彻底垮塌。

    这般景象令裴颋心中不断抽搐,两名副使更是面露惊恐。

    “朝廷还有许多手段,这不过是其中之一。”

    “想来裴大使也有话要与麾下交谈,某先送裴大使返回驿站,再由裴大使决定接下来何去何从吧。”

    将领不等裴颋等人开口,便为他们安排了接下来的去向。

    他们被安排前往了驿馆,而两名副使在抵达驿馆后,便将汉军的手段都说了出来。

    一时间,驿馆内的气氛凝重,原本还嘲讽大汉的那些官员更是面如死灰。

    哪怕如裴颋这般心性坚韧者,也不免在屋内休息了两个时辰,直到入夜才唤来两名副使。

    烛火下,裴颋看着垂头丧气的两名副使,沉吟片刻后方才开口道:

    “某率使团继续前往洛阳,汝二人立刻返回上京城,将今日所见所闻尽皆告诉陛下。”

    “某尽力说服洪武皇帝,若是事不可为,便只能加筑城池,坚守辽东了。”

    他话音落下,其中一人便忍不住道:“守得住吗?”

    “今日那石堡之坚固如何,某等也都看到了,便是那般坚固的石堡都无法阻挡,更别提其他手段了。”

    “修筑石城所耗不小,而辽东不过二十余万百姓,以其修筑石堡,何其缓慢?”

    “恐怕不等各处要隘的石堡修好,大汉的天军便攻破玄菟城了。”

    他的话令眼前烛火不断飘零,裴颋冷眼道:“终归要试试。”

    “可……”副使还想反驳,裴颋却起身道:“某才是大使!”

    见他以身份压人,两名副使只能以沉默应对。

    “下去吧,明日汝二人返回上京,将此事尽皆告诉陛下。”

    他开始送客,两名副使见状也只能不甘起身,走出屋子后将门合上。

    听着二人脚步声走远,裴颋深吸了口气,只能将希望寄于自己身上。

    半刻钟后,屋内烛火熄灭,但黑夜里却不知多少人辗转难眠。

    翌日,裴颋按照事前说好的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一路西进。

    由登州前往洛阳,路程一千四百余里,而前往上京则一千七百余里。

    耿明并未阻拦裴颋,反而是派兵护送他们一路西进。

    只是随着裴颋乘车西进,大汉在河南道的民生也如画卷般,徐徐在他眼前展开。

    与三年前乃至十年前相比,如今的中原百姓简直恍若隔世。

    临近武牢关前,官道不远处便有村庄炊烟袅袅,隔着老远便能见到几个孩童在村口追逐嬉戏。

    便是这普普通通的村庄四周都有不少土壑沟渠,更有十几口水井分散在数百亩耕地四周。

    麦子已经收割,村内由畜力驱动的磨坊排着队伍,而这些看似稀疏平常的水井、河渠、磨坊,那都是渤海国内各城才有的建筑,便是那些数千人的乡上,也不可能出现这么多利农建筑。

    在那些来过大唐的渤海官员眼底,眼前的景象仿佛只是梦中的幻想,昔年河南道百姓人吃人的景象才是现实。

    只是不管他们如何不相信,眼下的景象都是真实存在的,也是他们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的景象。

    大汉的富庶,着实令他们麻木。

    带着这份麻木,他们也在九月下旬抵达了洛阳城。

    在洛阳城外,许多渤海官员见到了那座曾经破败,如今却富丽堂皇,令人高攀不起的宏伟都城。

    洛阳的繁华令人眼花缭乱,直到他们入榻驿馆,他们依旧不敢相信洛阳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从曾经的破败,变成了如今的繁华。

    裴颋的心气被一个月来的所见所闻所磋磨殆尽,他本以为大汉刚刚结束战乱,百姓虽然不至于饿殍遍野,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可如今的所见所闻却告诉他,大汉只用了六年时间,便在大唐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一座令所有人仰视的王朝。

    他浑浑噩噩的在洛阳住了几日,直到学会了所有礼数,这才被准许前往贞观殿面见那位洪武皇帝。

    “下臣文籍院监裴颋,奉渤海郡王令,前来朝拜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裴颋按照礼部官员教导的行礼,紧接着三呼万岁。

    “赐座!”

    带有威严的声音响起,裴颋小心翼翼的用余光仰视那位坐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