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文豪1983 > 第51章 “最后一面”

第51章 “最后一面”

    第51章 “最后一面” (第1/3页)

    新闻里面,主持人声情并茂道:“受到哥国总统贝坦库尔、诺奖文豪马尔克斯两人的邀请,钱忠书、余切等人率领访问团前去哥伦比亚交流文学。之后,他们还将到美国同一批宝岛作家进行交流……这是一次友谊之旅,也是我国继1984参加东京笔会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作家访问活动!”

    对面的《联合报》和《时报》隔了一天后也提到这件事情,他们刊登了余光钟这些人写给余切的信件。

    信里面快六十岁的余光钟称呼自己为“愚兄”,二十来岁的余切称自己为“愚弟”,两人你来我往,言辞格外亲昵,从文学交流一直畅谈到了什么时候回家看看。

    余切在信里面问:“内地的教材要改版,选了一篇《日月潭》进去,我看了后很向往。我听说日月潭是那里的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来看看这个地方?”

    余光钟直白的讲:“日月潭当然美丽,但不过是几平方千米的岛屿小湖,大江大河,大湖大泊,大山大川……都要在一块巨大的大陆上寻到,自离开金陵之后,我常在梦里面梦见,醒来后泪打湿衣裳!我早已为这天迫不及待!”

    “难道真要到梦里才能见到?我不情愿相信!”

    余光钟是师大的文学系主任,和上层人物关系不错,他的话,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文人发牢骚。

    至此,两岸三地,所有地区都预见了这一会晤的发生。

    任务这么重,大家都紧张起来。

    钱忠书捡起一本西语词典,把这本词典从头背起,访问团请了个会西语的北外教授,整天教成员学习西语的问候语,同时让一些随行的外交人员恶补各国文学,尤其是拉美文学。

    为啥他们也要学文学呢?

    因为在拉美世界里面,让作家、翻译家来做外交官是传统惯例。当时去拉美的外交官,几乎都要略懂一些文学,否则无法融入到当地上流社会。

    拉美人又十分直白,常常使人下不来台,整个社会都是这种江湖风气。

    后世,智利总统在美洲峰会中,多次打断西班牙首相的发言,当场大骂西班牙是法西斯,甚至唾骂其“不如一条蛇!”

    “你一定在针对我搞政变!”

    这在国际正式场合中十分少见,疑似有点过于真性情了。

    西班牙当时的国王也在场,当场被这种话气得破防,也选择唾骂回来。先是把形容小孩的词“你啊!”(Tú!)”用在智利的总统上,见到该国总统我行我素,西班牙国王俯身向前道:

    “为什么你不闭嘴?”

    ——为什么你不闭嘴?

    这句话在中国人看来没啥感觉,但它在西语世界一夜爆红,被恶搞为各种版本。

    ——

    临行前,张俪特地从《红楼梦》剧组请假回来,给余切选一套得体的西服。陈小旭也从剧组请假,特地赶来见他“最后一面”。

    “皮尔卡丹?”

    那个法国山寨牌子嘛。

    余切拿到了张俪买给他的衣服。面料是高密度织物,特别耐磨,又笔挺。

    “怎么,不行吗?”

    “不透风啊。哥伦比亚是个热带国家。”

    张俪一下恍然大悟,她完全没想到这一茬。

    “我们去百货大楼选衣服!”

    余切只好和张俪一起过去。跨上摩托车,让张俪坐在余切前面。

    陈小旭面子薄,不好意思去,张俪主动邀请她也去看衣服。

    这两个女的一起住了足足三年,张俪和陈小旭在一起的时间,比和余切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

    陈小旭这一次回来后,可能太久没和余切见过,有点扭捏了。她坐在余切摩托车后面,那小平胸始终和余切离了一截,不肯贴上来,她的胳膊又极其细,很让余切怀疑她能不能有力气抓住自己。

    余切一拧油门,陈小旭差点飞出去。

    “你老实搂着,要么你就呆在这别去了。我怕你飞了。”

    陈小旭一瘪嘴,竟然不和余切斗嘴,反而望着张俪,露出一副委屈的样子。

    “去,怎么不去?”张俪白了余切一眼,拉着陈小旭的手。

    这陈小旭太古怪了。

    她可不是娇滴滴啊,她私底下明明是武术,耍剑什么的都来的。

    摩托车一路风驰电掣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