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最后一面” (第2/3页)
了王府井。
余切道:“我们这次专门买西装短裤,不要买长的。我上次在港地访问,特地准备了一套短裤,结果因为和查良庸做节目,每个人都提醒我别穿短裤……我只好临时找了个长的。”
“这次,说什么也要穿短的。哥伦比亚那地方你知道吗?太热了。”
陈小旭听罢,忽然说出一句:“我听说隔了一个太平洋,要到法国、美国转机,哥伦比亚是全地球离中国最远的国家之一。”
余切当场呆了:“你怎么知道的?”
这些资料在这时候,可不容易知道啊。
张俪说:“都怪你在《潜伏》里面提到了林黛玉,陈小旭觉得你是在宣传她,很感谢你,你这次离开,她特地查了很多资料。”
陈小旭当即一张脸就红了,否认道:“结果我连哥伦比亚是热带都没弄清楚,还不如什么也不做。”
余切心里面倒是觉得陈小旭挺有心思的,朝陈小旭伸出手:“感谢小旭同志的帮助!”
有说法是陈小旭是个玲珑心思,她后来做生意之后,因为“惊人的记住每一个客户的爱好和样貌”,给客户带来很大的好感,为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意源。
陈小旭握手后,登时没说话,一会儿后才笑道:“余切,你这个人,还真是挺有趣,和我遇见的人都不一样。”
余切一点不客气:“那你还挺有眼光。”
陈小旭一听,情不自禁笑出声。
张俪望着陈小旭和余切,抿着嘴楞了几秒。
百货大楼这个地方,在京城人的心里面曾经有很独特的地位。计划经济年代,这个6层的苏式大楼里面摆满了“扫把、锅子、饭盒”,每天早上总有一大堆人排队抢购永久自行车……光是在里面写它的就不少。
一层有个糖果柜台,有个叫张秉贵的柜员,能够抓一把糖说出确切的克重,是行走的人形天平。
这一手绝活儿令他登上了语文课本,作家冰心前后采访过他三次,报告文还上了《人民文学》。
张俪,陈小旭两个人被余切说的起了兴趣,特地找张秉贵买糖,却被告知张秉贵已经退休了,新来的售货员没那一手绝活儿,而且被问烦了“张秉贵”,很不客气的赶两个女的走!
张俪觉得没啥,不想起冲突,陈小旭忍不住了:“你这嘴就该被撕了!售货员不像个售货员的。”
那售货员没想到陈小旭还敢顶嘴,一时没反应过来,瞠目结舌的放他俩走了。
余切为了调节气氛,开玩笑道:“其实,张秉贵这个人还有个优秀品德,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是什么?”她俩都问道。
“作为售货员,不殴打顾客。”余切说。
陈小旭和张俪两个人立刻被逗乐了。
“余切,怪不得你是作家呢,你太有意思了!”陈小旭差点笑出眼泪道。
张俪也哈哈大笑,说:“还是你在的时候有意思。平时都是小旭来逗我开心,你在的时候,就是你和陈小旭来逗我开心。”
余切有点若有所思。他察觉到,张俪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陈小旭产生了依赖感。
这完全和《红楼梦》里面反着来了。
但是,好像也应该如此。
张俪在这个时间线上,角色是陈小旭帮她争取的,经历京城qj案时,是陈小旭傻憨憨的来当保镖,余切没和张俪一块儿的时候,也是陈小旭出主意给她找乐子……很难不产生依赖。
就是这原时空里面,张俪和陈小旭二人见面后,因为一开始薛宝钗的角色是空出来给另一个演员的,陈小旭曾私下里向张俪表示,“我感觉我不是林黛玉,说不定我更适合宝姐姐。”
后来张俪在角色竞争中胜出,陈小旭也就再也不提这件事情。她又经历了一堆倒霉事儿,性格彻底往林黛玉靠拢。
三人从百货大楼的一楼开始逛,一直到最上面,又下来,走马观花,没有看到特别满意的。
又要透气轻薄,又要看起来高档,还不能是皮尔卡丹这种假洋牌子——选来选去一大堆,都不如红都衣店做的那些没有标识的衣服呢!
张俪提议支持国货,余切无所谓,也去看国产西装,结果还是失望而归。
这会儿港风传入内地,国产西装忽然流行起阔腿裤起来,上衣也十分宽松,特别的有年代感……一套衣服穿上,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