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文豪1983 > 第60章 《2666》

第60章 《2666》

    第60章 《2666》 (第1/3页)

    他很快根据这一事件写出《2666》。

    通篇是暴力、凶杀、悬疑……和《百年孤独》一样,人物众多、支线众多,有的故事似乎还没有结局,读起来比较烧脑——典型的拉美。

    原时空确实有《2666》这本书,和另一本书《南方高速》并称为后拉美文学时代最杰出的巨作。

    出炉后,当年即被《纽约时报》和《时代》选为“年度最佳”,后又被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评为“最佳”,这是美国最为权威的文学奖之一。

    原作取材于墨西哥北部边境城市的连环杀人案,写了几个各自独立、却又相互串联故事,余切如今把背景改为发生在哥伦比亚餐馆的屠杀案。

    本来是个大工程,但因为这段时间的海明威式“特训”,使得余切操作起来如鱼得水。

    他很快就写出开篇,拿去给马尔克斯看。

    马尔克斯起初不以为意,看完之后很吃惊:“你到底是什么人?你比一个拉美作家,还要像拉美作家了。”

    《2666》原著的写法很有意思,故事线极为跳跃,复杂,多条故事线汇集在一起,然后又一下炸开,很有张力,在当年是很见功夫的手法。

    所探讨的话题,更是牵扯到了宗教、战争、悬疑、谋杀……典型的拉美特色。

    这种写作手法在内地作家中几乎是见不到的,十分新颖。

    比如刘芯武写了个《钟鼓楼》,只是使出了这一手法的皮毛,当年度就入选茅盾奖候选名单。

    原著中有个“不存在的德国作家本诺·冯”,类似于“马孔多小镇”那样,属于一个文学意象。余切就把这个“本诺·冯”改成马尔克斯,他特地来征求马尔克斯本人的意见。

    “加博,我准备在一本中写到你本人,你觉得怎么样?”

    马尔克斯道:“我在你的中,死了吗?”

    余切开了个玩笑:“我是写下剧本的上帝,我怎么会让你死呢?”

    马尔克斯大笑道:“那就把我写上去吧。”

    余切真走上了“马尔克斯曾经走过的道路”,他白天调查发生在波哥大的餐馆屠杀案,晚上查阅资料,把屠杀案和串联到一起。

    《2666》是一个代称,意思是在遥远的未来。书中表达一种悲天悯人的价值观——人类将要无尽的纷争、欺骗继续到2666年,这一个在当前看来遥不可及的时间。

    又由于,这本书埋下许多伏笔,其中一些故事线并没有结局……也被读者认为,这些谜题要到2666年才能解开。

    余切经常来酒吧找马尔克斯,向他分享这本的创作进度,马尔克斯把“2666”这个联想到了他自己追查的1928年香蕉大屠杀,忍不住道:“也许我到死也不可能明白事情的真相。”

    “要到什么时候呢?大概要到2666年吧。”

    屠杀案发生之后,马尔克斯觉得波哥大这个地方的商业街也不安全了。

    某天,他给了余切一把左轮手枪,柯尔特响尾蛇,漂亮国刚产出来的新品。

    这一手枪在军队并不流行,因为子弹上膛很慢,导致换弹速度感人……但在民间和部分地区的警方较为流行,左轮的结构特性使得这玩意儿不存在卡壳的风险。

    枪战电影里面经常有卡壳的镜头,但一定不是左轮手枪。

    “你给我左轮手枪干什么?”余切问他。

    马尔克斯道:“这个屠杀案有可能和毒枭有关系,我得到的消息是,这个精神崩溃的杀人犯,有段时间染上了毒瘾,有可能毒品使得他发狂了……他认为自己杀人的过程,就像是在打雅达利的吃豆游戏。”

    余切道:“在你们哥伦比亚,难道不是到处都是毒品吗?”

    马尔克斯摇头:“虽然我们到处都是毒品!但在明面上仍然是禁止的。政府准备借助这一屠杀案扳倒大毒枭巴勃罗,至少也要砍掉毒枭的‘胳膊’……正在搜罗证据。”

    “你写的也帮了我们,我预感到这会是伟大的作品。”

    的确如此,《2666》这本书生不逢时,原时空写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新世纪初,文学既不再是主要角色,拉美文学也失去了原先的热度。

    而它却硬扛着debuff拿了大奖,放到今天来当然要拿到更多赞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