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2666》 (第2/3页)
马尔克斯给余切的左轮手枪,在访问团中引起了小小的风波。一些人认为这个“凶器”不应该随身携带在身上,余切没有权力带着枪。
顾华是主要的反对者,他先是找了几个熟悉的朋友,说:“余切本来就会使枪,现在他手里又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拿了一把枪过来……这谁还敢说一个不字?”
“他万一把咱们崩了怎么办?”
但是没有人接话。
顾华又去找汤大使,汤大使就比较重视这个事情了。他这种外交官是要定期写报告的,余切作为访问团团长怎么能带头拿枪呢?你是要在哥伦比亚玩穿越火线吗?
万一你把哥国大统领毙了怎么办?
这又不是在什么兵荒马乱的时代。
汤大使来找余切理论:“余同志,余同志!我们有一些人,对你有意见……”
话音刚落,没想到竟然在这见到了哥国的大统领贝坦库尔,还有马尔克斯。他当即懵逼了,心里念叨:这大总统怎么没有保镖呢?怎么不封路呢?
门口不得站一堆便衣啊……
贝坦库尔却很高兴,拿着余切那把左轮手枪道:
“这是我送给中国朋友的礼物,只要他在哥国,他就有权利使用这一把手枪。”
只见到,这上面有颇为复杂的花纹,枪柄处还有哥国的国徽。原来这个贝坦库尔本身就做过新闻记者和翻译家,他自己年轻时又加入过左翼组织……有人给他看了拉美版的《潜伏》,贝坦库尔简直看得如痴如醉。
认为余则成是不逊色于切格瓦拉一样的人。
一国总统竟然成了书迷?
这就不好说什么了。
汤大使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哥伦比亚有哥伦比亚的太阳。
顾华左等右等,妈的,怎么没反应呢?顾华去找汤大使,大使脸一黑:“余切同志是受到信任的战士,你不应该随便怀疑他!”
随后又发生一件事情,顾华收到聂华令写给他的回信,信上面邀请他来爱荷华大学做访问学者。并且,希望他能写一些拿钱诋毁的文章。
原来,他早已经被聂华令这个组织注意到。顾华曾写过一部《芙蓉镇》,这被谢晋导演拿来翻拍,姜纹和刘晓青是其中的男女主角,现在正在拍戏呢。
他通过《芙蓉镇》这一本书,前后赚了数万元。然而,爱荷华大学给的钱太多了。以副团长钱忠书为例,钱忠书被邀请去讲课,课程的价格是十六万美元一节课,相当于近百万。
余切也被请去,价格只有钱忠书的一半(因为钱忠书是社院副院长)。
而他顾华没资格被请去讲课,却又想赚钱,只好拿钱写别人想要的文章了。
如果不写文章当然也行,但那就只能吃吃喝喝,拿一些并不多的津贴,这是顾华所不能容忍的。
有余切这种人的存在,那不是挡了他的财路吗?
他什么都特么的管,连我写什么也要管?
顾华不知道其中的内情,想办法在哥国的公共电话亭报警。
他寻思:内地没人管你余切,难道哥伦比亚人还治不了你吗?
翌日,余切又和马尔克斯谈及《2666》这一:“我已经写了十多万字,足够出一本单行册,我希望能先发出来,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马尔克斯满口答应,却又啧啧称奇:“你一周写了十万字,怎么做到的?”
“在我的梦里面梦到了。”余切道。
马尔克斯竟然完全相信他的理由。因为他中许多情节是梦里面梦到的,据说《百年孤独》一开头的“冰块”,就来源于马尔克斯梦到他小时候吃过的冰激凌,他将这一刻写在了当中。
《2666》原文有五卷,每一卷大概十多万字,是一个长篇。余切砍掉了中的一些超越时间线的剧情支线,以及喋喋不休的对二战的反思……最后只剩下三卷共四十万字。
这点字数,两个月内他就能写完。
不料,话音刚落,餐馆外忽然闯来了几个警察,要求逮捕余切。
“余切,余切在什么地方?”
“你找余切干什么?”马尔克斯问。
“有人举报,他手上拿着枪,是巴西来的日裔毒贩。”
马尔克斯怒道:“我就是余切,我是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