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文豪1983 > 第68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68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68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2/3页)

你尽管到美国来骂我。”

    李傲后来确实拿这个看守一点办法没有。

    这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他发觉他在美国没有一丝影响力。

    在顾华蟠桃之后,这边都以为余切作为大陆的访问团团长会焦头烂额,重蹈覆辙。

    没想到,余切却可以创作出受欢迎的文学,驾驭美国这一套传媒体系,这是再直接不过的实力对比。他处在一个更高的维度。

    《联合文学》的记者旁听了全过程,问:“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余切是现在最有希望的中国作家。”

    什么最有希望?

    大家都不知道,但大家都觉得,那恐怕是中国作家还没有拿过的诺贝尔奖。

    余光钟重重的点头道:“暂时来看,只能有一个,只有他一个。”

    《2666》第二卷上市后广受欢迎,第三轮印刷启动,此书即将连印数版,余切以前出版的书也同时再版,两周内,卡门代替接收到近二十个翻译出版合同,包括英、法、德、意、俄……多个语种。

    余切已经在这一个月多次登上西语媒体的报纸,一些拉美人称他为拉美人永远的忠实朋友。

    哥伦比亚的大统领贝坦库尔看了后,特地来电向内地庆祝:“你们的家写出了一本了不起的。”

    因这一时期不少拉美国和大陆结交,陆续有一些拉美的领导人,说“我正在看中国作家写的拉美”。

    他们到底看没看?

    不知道。

    但是他们觉得,《2666》是可以登大雅之堂,拿到国际上讲的书。

    好吧,拉美,竟成了中国文学的名片之一。

    拉美裔是美国的第二大少数族裔,而且有超过黑人族裔的趋势,就算是凭借这一本,余切也能在美国说上话了。

    内地听说余切新作出版后当然最受鼓舞。

    此时,两岸作家之间的“融冰之旅”只剩下最后一场辩论,根据打听到的消息,辩论结束后,当局就会宣布探亲政策。这是瞒不住的。

    前几次辩论都通过各种渠道发到了岛内,本身就是一种风向上的巨大转变。融冰时间只剩下分和秒,已经可以倒计时。

    文化部门的老大王濛打电话到钱忠书这边:“我已经收拾好东西,也准备来美国。这是一场盛会,我绝对不能错过!”

    王濛乘坐二十多小时的飞机,从首都直达美国纽约,然后又从纽约飞往波士顿。

    在后一次的飞机上,他竟然看到有人在看《2666》。这是余切写的。

    他忍不住找这个人问:“你为什么会看这本。”

    “因为马尔克斯,因为屠杀案的真相。”

    “你知道这是中国人来写的吗?”

    “知道,我还知道你们要在一起了。我祖上是洪都拉斯人,当年和哥伦比亚是一个地方的,我们有个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今天的巴拿马运河也属于我们,曾经是个很厉害的地方。”

    这人继续说道:“再过十多年,到1999年,巴拿马运河就会重新回到巴拿马人的手里。但大哥伦比亚什么时候又能再次统一,可能就要等到2666年……书里面这个时间,离现在还有几百年呢。”

    巴拿马运河是国际上的航运要道。

    1977年,当时的漂亮国统领卡特准备就此事和巴拿马政府谈判,美国舆论哗然。“好人”卡特竟然也十分为难,当时的安全助理道:“如果那样,美国军队就会进去关闭并维修巴拿马政府。”

    经过艰苦的斗争,巴拿马人拿到了这一运河的管理权,于1999年移交。此时距离巴拿马运河被美国夺走,已过去将近百年。

    更何况那早已缥缈无影的“大哥伦比亚”?

    伟大的事业往往需要牺牲,你们做好死几百万人上千万人的准备了吗?

    王濛只能安慰这个人道:“你们会变成大哥伦比亚的。祝福你们。”

    他一来波士顿这边的酒店,就碰到《联合文学》的编辑在向余切递交稿酬。

    四万六千美金的稿酬被融成等价的黄金首饰,挂在余切的身上,他看起来金光闪闪。

    “余切!你又发财了!”王濛说。

    余切苦笑道:“太重了,太招摇了。”

    王濛道:“给我一百斤的铁,我肯定是抬不起来的,给我一百斤的黄金,我豁出性命也要带回京城。”

    这些“稿酬”中,最显眼的是一个大金牌,里面包裹着玉石。

    王濛了解事情经过后大吃一惊:“这毕竟是别人给你的天价稿酬,你还是随身带着比较好。我看那个金牌就不错。”

    于是,余切把那些金首饰都放在行李箱里面,只留出了这一面金牌挂在脖子上,用西装外套遮住。

    这东西虽然重,但并不大,看起来不明显。

    之后,王濛严肃道:“我是来传达指示的,主要有两件,一个是有关于顾华蟠桃的事件,经研究决定,由于此期间你已经反复强调纪律,不应当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