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文豪1983 > 第68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68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68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3/3页)

任何指责。顾华让他在美国自生自灭吧,他不配作为中国人。”

    “在我心底里,他已经是一个死去了的人。”王濛道。

    “另一件呢?”

    “你已被选为全国劳模代表,自有这一奖项以来,你是第一位获得殊荣的作家。但是,我们的奖状不是黄金来做的,并不值钱,你刚拿了个大金牌,我实在是很遗憾……”

    余切大笑道:“这是我最大的荣幸。”

    没想到竟然能获得劳模代表!

    八十年代,针对个人的荣誉并不多,劳模代表正是其中最大的奖项之一。一些在科技、体育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才能获得。

    聂伟平被封棋圣的那一年,也拿到了劳模代表。除此之外,还有一批科学巨匠级人物也拿到此奖项。

    余切忍不住又说了一遍:“说真的,这是我的荣幸!”

    王濛想要说什么,一时无语,竟然有些眼眶微红,他深深的拥抱余切。“你这次辛苦了。”

    于是,余切挂着两块奖牌,顶着这个造型参加了最后一次辩论。辩论的话题是“历史”。

    这一次的辩论格外和谐,大家都畅所欲言。又因为立场相近,几乎没有什么冲突。

    节目逐渐演变为向读者或者观众的科普。

    双方都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过程中虽然打过嘴仗,但如今大家都要光荣回去了,历史会记得这一次会晤。

    余切曾翻译过聂鲁达的诗句,里面有一句话“你广大的国土已经统一团结”,这句话非要抠字眼的话,似乎聂鲁达还是有一点绝对了。

    聂鲁达写这首诗的时候是51年。

    节目就以这一点开始展开。

    李傲说:“我们这边的教科书是这么写的,秦王政26年,西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开创空前的大一统局面。后来我们看到秦始皇,就说他统一了中国。”

    “中国人很尊重他,今天流传的比较广的画像是明朝的一副画像,是皇帝钦定来画的,把秦始皇画得很帅,胡子很美,其实没有人真的见过秦始皇……除非徐福活到了那个时候。”

    大家忍不住都哈哈大笑。

    随后,李傲又拿出一幅地图,在上面一处红点指着说道:“其实,这涉及到一个概念问题。秦始皇真的统一了中国了吗?并没有。在这个冀省普阳县的西南,有这么一个国家叫卫国,卫国是周武王的小弟,从周武王那个时候传了三十七代,到秦始皇那个时候,也没有灭掉。”

    王濛问:“什么时候灭掉的?”

    李傲道:“秦二世的时候才灭掉。因此,我们抠字眼的话,教科书是错的,中国并不在秦始皇那一统,而是在秦二世那里才搞定了——能这么说吗?是否应该严谨一些,公元前的221年,秦始皇一统中国,括号,卫国除外!”

    “可不可以这么写?”李傲问所有人。

    李傲说出答案:“当然不能这么写,因为打你卫国不在话下。你跑不掉,你早晚被统一的。”

    李傲真是隐喻的高手啊!

    历史上这种时候是很多的,大家都有话说。

    钱忠书谈到“宋太祖统一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叫吴越的小地方,这地方从唐末一直拖到了宋初,有七十七年。”

    “但是,历史上并不说公元960年,宋太祖统一,吴越除外。”

    这件事情还产生了一个历史梗,吴越的皇族为了把地盘继续保留下来,拼命把珠宝送给宋太祖,宋太祖说:“你那些东西本来就是我的,哪里需要你来送给我?”

    何用献为?

    辩论开始偏题,在这种时候,大家忍不住引经据典,谈论起历史上那些天下大势,从中国的古代史谈到了两德的分裂和统一,而后,又是哥伦比亚这种拉美小国曾发生过的波澜壮阔……这里是一两句话,一两个人来说的,然而其中却涉及到数千万,数亿人,数十年的坎坷。

    傍晚,讨论接近于结束。

    一种伤感逐渐浮现在所有人的心中。

    这一次要分离了。

    数次讨论,从“简繁体”、“核子文学”最后到“历史”,越来越大,越来越广。

    在更长远的时间来看,这几十年是一瞬而过,历史上并不会特地强调这一区别,因为它是一定要发生的,是历史的大势。

    承认与否都没关系,不需要别人来承认,事实就在这里。

    面对着镜头,双方的“带头人”来做陈述词。

    余光钟讲的很文艺:“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如今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如何理解他的话?

    这份情谊来之不易,已经经不起更多的猜忌和折腾,今后应当坦诚相待。

    余切让远道而来的王濛做陈述,王濛深思后,却叹道:“历史不会记得我,却可能会记得你。我只是来见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