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文豪1983 > 第71章 mvp结算

第71章 mvp结算

    第71章 mvp结算 (第2/3页)

    岛内其他报纸如何形容《晚报》这个举动呢?

    “妈的!他们抢到了‘头香’!这是作弊!”

    他们是这样形容的。

    多家报刊竟要求严惩《晚报》,疯狂举报该报刊违法,令岛内颜面无光:有这么多窝里横的虫豸,新闻业怎么能做得好呢?

    另一边,这两位记者干脆利落走进大陆这边,表达了自己的来意,要求拿证进行采访。而后得到暗示:此前没有这种先例,正在研究讨论,你们可以假借探亲实则进行采访,这样大家都过得去。

    这俩记者是个犟种,坚持要写上自己的记者身份,以及来这的目的。

    在此之前,这一切都是没有先例的,于是相关部门也犯了难,不得不逐级上报。三十二小时后,记者获准通过,并得到一套余切的《出路》。

    有人告诉他们:“想想余切在其他地方,会如何对他的同胞,做新闻要对得起你们的良心。”

    一个人记住了,另一个人不以为然。

    随后两位记者从记者变成了“被采访者”,因为他们第一个吃螃蟹的惊人之举,在首都机场,已经有五十多位中外记者等待他们。他们才发觉自己做了一件什么程度的大事情。

    飞机降临后,来迎接他们的干部也是两个。一个说:“让你们久等了!”

    另一个激动得脱口而出:“我们已经等你快四十年。”

    这俩记者随后针对这番对话写了新闻通稿,一个人写“等待四十年是桶站语言,是他们凶险的情感攻势”,另一个写“我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热情”,然后他俩互相对稿,准备把稿子发往岛内。

    后一个人看到前一个人写的稿子,当场扇了前者一耳光。

    前者大怒:“你为何要打我?”

    后者指着《出路》道:“我是为了千千万个余切来打你的。你不配看他的!”

    在大陆五月下旬的《新闻》栏目上,主持人则罕见直白的说:我国作家余切正在华人世界中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是大陆作家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的确如此。

    在所有能见到余切的场合里面,往往乌泱泱的挤满了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冲着作家们来的,但要是只选择一个作家,这些年轻人大多数都会选择余切。

    毕竟他年轻,俊朗,各种语言流利,在西方社交场合中针锋相对,没有丝毫亚裔内敛、谦恭的觉悟,这反而促使他博得了更大的名声。很多人觉得,那就是他们心目中自己本来应该有的模样。

    其余切来美国的行程每一件事情都很有话题度——核子文学,融冰,抓叛徒,哥伦比亚之枪,屠杀案追凶……正如马尔克斯所说,余切是一个能满足故事性的作家,人们追捧这样的人。

    在美国这种孤悬海外的地方就更是这样了。在这里,余切比其他人要受欢迎的多。

    作家们频繁参加沙龙和文学活动,也频繁和当地华人接触。每场公开出席的活动消息一旦流露出去,就会有众多书迷前来捧场。他们先后去了波士顿当地的几所大学,很快美国东部的顶级大学也发出邀请,作家们挑了一些赴会。

    在纽约大学,有中年人挥舞着余切的:“余先生,我为你重新捡起了母语!我重新背了一遍汉语词典!”

    在普林斯顿,有爱荷华远道而来的留学生举起横幅:“我们爱荷华的华人和余切站在一起。”

    钱忠书看了后啧啧称奇:“普林斯顿给我开了十六万美金一堂课,你两个月走上一遭,创下偌大名气!现在要是开讲,恐怕不会低于我了。我甚至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爱你。”

    因为余切是文学。

    这让余切觉得感慨:83年他就读于燕大时,那时候现代诗还十分兴盛。未名诗社是燕大文学的一股主要势力,诗人北岛常常在燕大附近举办地下诗会,那些大学生们骑着车半夜翻墙去听北岛的诗歌,回来时冻得瑟瑟发抖,满脸冰碴子。

    尽管这些燕大学生们将来完全没有和诗歌有什么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