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文豪1983 > 第74章 在中国,在美国(二)

第74章 在中国,在美国(二)

    第74章 在中国,在美国(二) (第2/3页)

经横跨太平洋,横亘在所有余切书迷的面前。

    上个月,他从阿根廷那边拿到年度文学奖项,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这是个在后世看来名头不大的奖项,但实质上很有含金量。国内作家鲜有走出国门的,因此这个奖项被当做余切的一个主要成就。

    《2666》这本集结成册后,已经登上美国的畅销榜,排名第十五名——对于文学类书籍,已经很了不得了。

    多亏了这帮拉美作家天天吹嘘自己。

    这些人有事儿是真上啊!

    如今余切之所以在哥伦比亚长待两个月,也是受马尔克斯所托。这是当年那场屠杀案水落石出的最后机会。现在查这个事情的主要是贝坦库尔,这是贝坦库尔做总统的最后一年,下一年该国要换一个总统上来,到时候就不会再追查这一事情了。

    余切和马尔克斯则负责给贝坦库尔唱票,发挥他们作为文学家的影响力。

    文学家在拉美是很有影响力的,这主要受到早前那一批文豪积极参政所影响,属于当地的政治旋转门:比如之前卡门手底下那个“落魄”的女作家阿连德,这人实际上是智利前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侄女。

    她伯父被枪杀后,阿连德就流亡海外,靠写刷名声,积极参加政治。

    略萨,就是那个被马尔克斯NTR的苦主,这人后来曾试图参与智利的总统竞选,而且从一个左翼变成了右翼。

    拉美作家参与政治的程度很深。

    同样的,总统们也会给作家们背书,马尔克斯的新书发布之后,拢共先后有四位小国总统提到“我正在看马尔克斯的书。”

    现在变成了“我正在看余切的书”。

    余切最近不断的在哥伦比亚演讲,不断陪同马尔克斯参加宴会,每当谈论起那一场大屠杀,余切都言之凿凿的支持马尔克斯,实质上是在支持贝坦库尔。

    抓住机会啊!

    马尔克斯之所以在公众眼中,知名度远远超过了另一个拉美文豪博尔赫斯,并不是因为他更厉害十倍,而是因为马尔克斯比博尔赫斯更会炒作,他更有故事。

    这让马尔克斯成为“佐罗”一样的孤胆英雄,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巴黎,他的崇拜者都会提到1928年的香蕉大屠杀。制造屠杀案的联合果品公司是一个美国公司,而根据马尔克斯的回忆,后来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奥巴马,先后都在私下里向他表达过“我很遗憾”。

    现在余切也能参与到这件事情了,他当然不会放弃。

    下午,余切看到了宫雪两个月前的信。

    打开一看:老战友已经在美国了。

    靠!忘记了这回事!

    宫雪是八十年代最热门的女星,双料影后,但后来许多人不知道她。就是因为宫雪陷入了“流氓案”风波,宫雪个性刚硬,干脆远走他乡,九十年代后才回来拍摄电视剧,那时候已经不是她的天下了,她只好隐退。

    战友啊战友,你不该来美国的!

    这事儿大概是这样的:有一批流氓被逮到,供词陈述中,说到有一个知名的宫姓沪市女星也被他们侵犯了,而且后来成为他们的帮凶。

    由于此时沪市姓宫的女星,最容易联系到宫雪,这事儿就摊到她头上了。

    然而,这事儿九成九为口嗨。

    因为这会儿宫雪正在日本拍电视剧《不知其名》。她整个期间,一直在日本东京的酒店居住。

    宫雪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她就像后世有个被认为是“变性人”的女星刘一菲一样,做出了同样的洒脱举动:让他们说去吧,难道这种离奇的事情,竟然也有人相信吗?

    结果真的有很多人相信,而且越传越夸张。宫雪这时候吓坏了,回国刊登广告,详细解释自己的时间线,不可能参与到这种事情上。

    但是没有什么卵用,众口铄金。宫雪家的电话成了热线,常常有人打电话来骂她“不要脸”,还有的阴阳怪气问“多少钱”。

    沪影厂的收发室里面,全是宫雪的检举信,信件里面夹杂刀片。宫雪家门口被泼油漆,已经签约的电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