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文豪1983 > 第124章 安阳没有上帝

第124章 安阳没有上帝

    第124章 安阳没有上帝 (第1/3页)

    实际上没有余切就没有哈珀的赞助,没有哈珀,国外学者要减少大半。

    这场大会如今有来自英、美、意、法、日等地的学者,都是各自国家的一流高校,没有一个世界级出版社来协调,是无法动员到这么多人的。

    真正对东方文字感兴趣的外国研究者很少,他们都是拿钱办事,拿钱说话。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站出来反对余切的一共有三个人,都是安阳本地殷墟研究院的研究员。

    他们不相信一个美国书商,可以完全听从余切的话,只围着他打转。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见识短浅,还因为在国内,出版社始终和作家的地位是失衡的。

    任你是齐天大圣,你也得靠出版社给你调纸浆,给你出书才行。

    更何况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书商?

    这是不可能的!

    “你们为什么要怕余切?”

    一位研究员大着胆子说。

    “他管不了美国人,美国人也不会听他的!再说了,今天他能逼大家站队,明天就能要求把讨论会的成果,戴在他的脑袋上,那我们到底还有什么意义?明年还能不能开大会?”

    此话一出,事情就不可能善了。

    周顾成叹息着摇头,而胡后宣道:“在大会中发表‘追回甲骨文碎片’的事情,昨晚上我们几个商量过。抛出来是为了听大家的意见,我个人是完全赞同余切的。”

    “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可以来问我。我们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上。”

    胡后宣还是想再劝一下。

    可惜余切已经不答应了。他道:“我最烦这种‘破坏友谊’的说法,你在你自己的主场,都不愿意发声,难道能在纽约、在东京……在别人的地盘上发声?”

    他一说到国外的发达城市,那几个研究员都露出憧憬的目光。

    余切忽然明白了!

    如今国际交流的项目是很少的,政府也十分支持。

    许多研究员渴望通过访外领到津贴,也提高自己的职级待遇,这是他们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渴望和国外教授建立起私人关系,几乎不可能主动来批评这些外国人。

    余切便成了那种破坏分子。

    利益!

    说到底,还是这两个字啊。

    84年在东京,诗人蒋海澄出尽了洋相。正是因为他当时囊中羞涩,有前妻和新老婆要养,他需要多次前去日本拿津贴。这一个曾写出过“大堰河,是我的保姆”的爱国作家,却在文章中,把日本的一家居酒屋形容为人间天堂。

    余切向前一步,看向那几个人道:“你不会还在做将来去美国访问的美梦吧?”

    这几个人都愣了。

    余切没有生气,而是用一种陈述事实的口吻,冷冷道:“别的我不好说,通过此次大会去美国是不可能了。我说的。”

    《十月》的编辑陈东杰记录了这件事情。

    他当晚在自己的纪实报告中写:

    有几位本地的研究员和余切爆发了口角,他们怀疑余切对哈珀的影响力。情况迅速变得水火不容起来,其他人劝解也没什么用。

    周顾成是老前辈,他开口后,我怀疑反对者后悔了,但余切不愿意放过他们。

    他们看过《东风压倒西风》吗?

    我是看过的,那个纪录片刷新了我对美国的认知。

    对于余切的影响力怎么样?我也是如梦里看花,国内我当然很了解,可是在国外……我总是在传闻中听得很夸张,但总有一些不相信。

    我已经看过《东风压倒西风》好多遍,可我仍然不能相信。

    ……

    一夜过去,众人很快就看到哈珀的态度。

    《东风压倒西风》的事情重现了。

    哈珀立刻发了声明:

    那三个人必须于24小时内离开大会,否则哈珀会迅速撤资。以后的甲骨文大会,也甭想他们再来发赞助。

    三位研究员没想到反对这么迅速,找了甲骨文研究室(后升为研究所)的副院长说和。几人还请了个翻译,努力用英文说:“甲骨文大会,应当是一场学术性质的会议,我们的目的很崇高,我们是为友谊而来。学术是纯粹的,不应当被一两个人操控和影响!”

    只见到接待他们的是一个美国高管,这人却说出了一口汉语:

    “学术讨论从来不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