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安阳没有上帝 (第2/3页)
。在我理解中,胡先生是实际执行人,而余先生是创始者,他们两个都同意了,我们怎么会反对他们?”
这不对啊!
不是说,美国人特别讲究规矩。做起研究来,也很注重流程和研究员权益的吗?
你是不是美国人啊?
一个研究员道:“余切没什么规矩的!你搞没搞清楚,他们几个临时给大会增加了一个议题……虽然看上去是民主投票,实际上是他们的一言堂,我们是不能反对他们的!只有你们才能反对他们!”
这个高管说:“你恰恰说错了。余先生是有规矩的,他的话就是规矩,没规矩的是你们!你们不能来找我,因为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这是一句圣经新约的俗语,在这里划分了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的边界。
什么狗屁上帝和恺撒!
研究员听不懂,怒道:“我们是无神论的国家,安阳没有上帝。”
这个高管笑了:“但你们却有一个活着的‘恺撒’!”
几人当然吃了闭门羹,方才后悔不已。
这些美国佬,竟然用恺撒来形容余切。
恺撒是什么人?
暴君啊,听不得别人的意见!他们这样惯着余切!
发达国家的出版市场,常常诞生那种“保姆一样”的服务团队,专门对接那些有怪癖的天才们。正如卡门在西班牙的公司那样,作家们小到洗衣服、买头等舱机票,大到摆平小国政府的江湖追杀令……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只要他们的书籍能够大卖,他们永远都是对的。
这种赤裸裸的利益准则,在哈珀这种久经考验的老牌资本主义战士,做来只会更加直接。
在听闻余切表露不满之后,这位华人高管撇清了关系:“简单来说,我们完全按照余先生的想法来做事,我们不希望余先生有任何感到不快的地方。”
此事惊动了安阳本地的干部,因为美元撤资是一件大事,哪怕是一千美元一万美元都是大事。
何况哈珀前后赞助了至少五十万美元。
先是一通电话打过来,希望余切大人有大量,余切拒绝了。然后又派出两位同志来劝说。
余切以写为由,闭门不见。
干部们倒没有觉得余切摆谱。只是觉得,为什么会有傻子来反对财神爷?
安阳历史上确实很辉煌,那是三千多年前了。
大商已经亡了!
现在安阳是一个小地方。殷墟下的甲骨文,就是这里最大的文化品牌。
考虑到殷墟奇慢无比的发掘进度,也许要挖上一百年,可以养活几代考古人了。为什么要得罪给你发钱的人呢?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又去找胡后宣,却见到胡后宣正在起草文件——《甲骨文返还倡议书》。
这可真是把人气笑了:
“胡老啊!余切年轻,受不得气也就罢了!您是老江湖了,那国外那么多博物馆,哪个没收藏几片甲骨文?你怎么也冲动起来了!”
胡后宣当即怒道:“能不能和想不想,是两码事!你们年纪轻轻,才真的是骨头断了!”
干部也被喷个狗血淋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就是不了解胡后宣了。
胡后宣取得国内甲骨文的大师地位后,就开始写文章搞论战。他年轻时也做过文化战狼,战功赫赫。
解放后,国内有段时间很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商代和西方的罗马极为相似。
这是民国一批考古学说的残留,当时一些人认为,中国人是“古巴比伦”的后裔,想办法认了个洋祖宗。
根据华师教授吴则的《中国历史大系》所著:罗马皇帝尼禄很喜欢让奴隶和奴隶、奴隶和狮虎等猛兽格斗,欣赏奴隶被打死的惨状,而商代的皇帝帝辛(商纣王)也是这样,喜欢让底下的臣子互相生死搏斗。
确实有这种事情,但其背后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尼禄是纯看乐子,纣王是为了惩罚不听话的臣子。一个是纯粹的野蛮,一个是用野蛮来维护秩序。
前一种言论进一步演化下去,就变成了商代十分原始,没有个基本的人文道德观念。商代的文字、商代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农业耕作技术,都十分落后。
而胡后宣鲜明的反对这种学说。
他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纣王比同时代的统治者更滥杀。搞不好纣王是个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