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定鼎天下,从捕役开始 > 第174章 双灵性,独孤愿

第174章 双灵性,独孤愿

    第174章 双灵性,独孤愿 (第1/3页)

    烟尘飞舞,战马疾驰。

    距离战场数十里外,独孤景策马站在远处,身边仅有三五十骑,望着飞奔而回的斥候,十分淡定的开口询问道:“情况如何?”

    那斥候似乎也是瞧见了什么大场面,当即翻身下马,对着独孤景铿锵有力的拱手说道:“将军,约一炷香前,巴将军军中爆发出强悍的妖气,不多时便有一道狐妖精魄在空中被摄走,军队大乱,斥候远远瞭望,便见漫山遍野都是溃兵,不少士卒皆已跪降。”

    听到这句话,独孤景脸色微变,不由得深提一口气来:“这黑山皂吏小儿,倒是颇有本事,竟敢率骑兵深入我镜渊郡,一举击溃万人先锋,斩了巴涛和胡怀萍,此二者甚至连逃都逃不出来。”

    独孤景也是老牌通窍武者了。

    虽然踏入通窍境日久,但如今的他也不过是通窍二境罢了。

    而与他同一辈分的通窍武者,如严宴之类,早早都已经是通窍四境甚至通窍五境,只有他还在通窍二境。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也是非常简单。

    他的出身不太光彩,乃是北戎人。

    岚州,乃是东夷、西狄、北戎等胡人的安置之处,因此岚州出现一些有着北戎人独特姓氏的武者,也是十分正常,而独孤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因为姓氏短些,例如宇文、独孤这等胡人姓氏也已经慢慢开始融入了大周之中,不少姓氏甚至已经分辨不出来究竟是否为中原大姓了。

    除此之外,胡人进入中原之后,那些姓氏有些太不符合标准的胡人还经常更易姓氏,譬如那北戎前任王庭主,原姓拓跋,进了中原之后,便改姓为‘元’。

    又比如贺六浑、丘穆陵、步六孤等胡姓,也是纷纷改姓,改成了传统中原姓氏于、陆之类。

    不过再怎么更改姓氏也没有用,出身已经决定了一切,就算是改姓叫李,依旧改不了胡人的身份,只能慢慢等三四代人后,彻底融入了中原生活才行。

    他独孤景,便是这般情况。

    他是二代北戎人,其父乃是北戎难逃的降将,他虽然突破到了通窍境,但毕竟也是胡人出身,若是再进一步,势必会引起大周朝廷的警觉,因此方才故意自暴自弃,数十年来仅仅只晋升了一层境界。

    除此之外,独孤景还读‘圣贤书’,拜大儒徐逢为师,苦心钻研,最终还得了镜渊郡郡守的职位。

    如此一来,他的下一代,便能够成为彻彻底底的‘周人’了。

    独孤景原来便是这等想法,但自从神武皇帝驾崩之后,天下纷扰不断,他的内心便有了一种异样的想法。

    乱世将起。

    能者上,庸者下!

    或许……

    这就是一个能够摆脱‘胡人’标签的大好时机!

    岚州从属秦王,独孤景觉得跟随秦王殿下建功立业,凭借自己的天赋,或许还有那么一线突破元丹武圣的机会。

    毕竟他的天分是极好的。

    若不是这些年来苦心压制自己,早就能够修到通窍五境的地步。

    而他的投效也是很有效果,甫一投效,便被秦王任命为岚州行军道大总管,官职显赫。

    只是他雄心壮志刚刚燃起,便见到了传说中的天才少年了。

    那巴涛他见过。

    虽然眼比天高,但也是有些能耐,乃是楚星河的亲传弟子,三十岁便已经到了通窍的境界,拥有已经驾轻就熟的神通手段,实力不俗。

    而那狐妖胡怀萍,虽然攻势寻常,但精通幻术,寻常通窍武者甚至都勘破不了其幻术的强悍,经常会被这狐妖迷得失了神魂,然后被那狐妖吃的连渣滓都不剩。

    就这样的通窍天骄与通窍大妖,连同一万士卒,竟然在郑均手中撑不过一个时辰!

    这让独孤景心已经凉了半截。

    而就在此时,独孤景身旁的一个外罡少年倒是颇为兴奋,当即对着独孤景道:“叔父,敌军要撤兵了……斥候初步估算,敌军大约有俘四千余,但只有两千骑运俘,只要我们半道而击,里应外合,或许能将这郑均留在此处!”

    这少年样貌倒是俊俏至极,服饰色彩与众不同,虽然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但修为却已经到了外罡三重,那股少年意气风发之色倒是完全遮盖不住。

    这少年,便是独孤景的侄儿,独孤氏的麒麟儿独孤愿。

    “期弥头,糊涂!”

    听到了独孤愿的话语,独孤景脸色一沉,对着独孤愿用了北戎话张口说道:“那郑均来势汹汹,两千骑便能席卷镜渊郡,我麾下不过八千儿郎,余下万人尽为中原人,如何能和那郑均争锋?”

    ‘期弥头’便是独孤愿的北戎小名。

    而听到了自家叔父的话语,独孤愿显然是有些不太情愿与服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