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定鼎天下,从捕役开始 > 第233章 诸王反应,闭关修行

第233章 诸王反应,闭关修行

    第233章 诸王反应,闭关修行 (第1/3页)

    大汉皇帝登基,天地震动。

    郑均称帝的消息可以说是很快便席卷了整个天下。

    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给震惊到了。

    虽然南国也有两人称帝,但大周对南方的掌控能力不强,被萧銮、陆孟两位顶级门阀世家的元丹武圣称帝,也是正常。

    但北国,向来是李氏自留地。

    这位郑均以布衣之身,在神京称帝,这可是震惊天下的大事!

    更是让李氏诸侯王震怒!

    而距离郑均最近楚州,楚王在郑均登基后第三日便收到了消息,登时大惊失色,召集群臣议事。

    楚王宫内,群情激愤!

    “王上,郑贼欺我周室无人乎?”

    一个看起来颇为虎背熊腰的通窍大将脸气得发红,一瞬间倒是有了几分关公的模样,接着便厉声道:“大王,末将愿为先锋,杀入神京,为您生擒此贼耳!”

    “是极,是极!”

    一旁一个白面小生也在叫嚷着,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此贼利令智昏,大王发兵,伐无道、诛贼郑,届时于神京登基,岂不美哉美哉?”

    而一个老将也在一旁深思熟虑道:“南梁不可抗衡,北汉或许能战。”

    “……”

    楚州的十数位通窍各自发表意见,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沉默不语的。

    因为他们已经略微察觉到有些问题了。

    而坐在王位上的李宏脸色涨红不已,望着这些人,可以说是有些无可奈何了。

    “寡人叫你们来,不是让你们添乱的!”

    楚王李宏深吸一口气后,张口喝骂道:“那梁贼萧銮有四尊元丹,汉贼郑均难道没有吗?你们的脑子被狗吃了?!出的什么馊主意?!如今天下陨落的三尊元丹,可都葬送自郑均手中!”

    听到了楚王李宏的喝骂声,大家这才尴尬不已。

    他们以为,楚王殿下之所以会唤他们过来,也是为了群情激奋,怒喷郑均一下。

    毕竟楚王殿下可是神武皇帝的血脉后裔,虽然只是神武皇帝的庶子,但才干不同凡响,定然大有作为。

    他们以为,此番郑均篡位,楚王殿下要有大事去做,直接恢复周朝统治,拒绝承认‘景隆’伪帝,兄终弟及,直接成为大周第三代皇帝,复兴大周。

    至于那死而复生,在胶东郡登陆的永昌皇帝?

    不熟,铁冒充。

    毕竟永昌皇帝的政治生命已经在今州大梁城下葬送了,别说那胶东郡的家伙分不清真真假假,就算是真的,他在天下诸侯眼中,也是个死人了。

    齐、魏、韩、越四王不会容忍他的存在,而蔡家投资郑均大获成功,蔡家嫡女已然成为大汉皇后,能够继续效忠永昌皇帝的,或许只有屯兵在彭州的岳国公舒卫渊残部。

    楚王也是很清楚这种处境的。

    如此情况,自己的这位皇兄已经和天下寻常小诸侯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且他的处境更加可悲,比起在益州的张本功还要差一些。

    毕竟他要面对的,可是四位亲王七尊元丹武圣的联合绞杀。

    属下们都觉得自己是有机会成为大周皇帝,让他们更进一步的,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没有比自己那位皇兄好到哪儿去。

    南有萧梁,北有郑汉。

    自己夹在中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

    南方的萧梁政权,大梁皇帝萧銮、丞相王茂弘、大将军王处仲、大都督谢度安,皆为元丹武圣。

    北方的郑汉政权,大汉皇帝郑均、安王卢正林、宁王蔡抗、庆王赵炜,也皆为元丹武圣。

    虽然他们并不一定是真的符合君臣之礼,内部或许也有斗争。

    但无论如何,面对外敌,他们一定是团结一致的。

    这他妈的。

    自己轻则对付四个元丹武圣,如果一旦出了问题,引得前后夹击,自己可是要一口气对付八个元丹武圣!

    这可比胶东郡的永昌皇帝要难受多了!

    永昌皇帝也只需要对付齐王、魏王、韩王、越王、杨氏二老祖、虢国公魏搏虎这七个元丹武圣罢了。

    反正楚王李宏是看明白了。

    定鼎天下者,就在郑均、萧銮、齐王李淑、燕王李篙、魏王李放和永昌皇帝这六人之中产生。

    至于什么狗屁的张本功、自己、凉州的李诨和那占据东南沿海的大吴皇帝陆孟,都只是割据一时的小诸侯罢了,成不了气候,暂时称王称霸而已。

    而对于这六人,楚王李宏其实更看好自己的兄长齐王和弟弟燕王。

    郑均、萧銮,元丹众多,但利益不均,可能会出现背刺行为。

    魏王,和韩王合作,或许会对至尊之位有间隙,而杨氏二老也不是吃干饭的。

    他们这几个,虽然元丹多,但不是一条心的。

    齐王、燕王,虽然元丹数量不多,但好在众志成城,上下一心。

    齐王有魏搏虎,燕王有王成栋。

    此皆忠臣。

    齐王拥兵六十余万,占据天下富庶之地。

    燕王虽然只有三十万兵马,但常年与北戎、东夷征战,乃天下一等一的精锐。

    而且最关键的是,燕王甚至还在坐山观虎斗,这些年来除了派兵以‘叛乱’的名义占据了博州五光郡之外,也再无行动的意思,一直在蓄力,足以见得其雄浑的野心了。

    这几点,就足以让郑均、萧銮和李放去学了。

    楚王李宏深吸一口气后,望向左右群臣,张口问道:“本王叫你们来,不是商讨该打萧梁还是郑汉,而是……”

    “本王欲为藩属附庸,你们觉得本王遣使寻谁,会更好一些?”

    妈的,皇位没我份,灭族算我的。

    狗屁的大周,本王不管了。

    关上门来醉生梦死得了。

    听到楚王李宏的话语,楚州群臣面面相觑。

    啊?

    大王,您未战先怯?

    已经开始考虑投谁了吗?

    你可是神武皇帝的儿子!怎能如此啊?

    “与汉帝结盟吧,我等与汉帝未有恩怨,先前还送去珠宝交好,未动干戈。”

    “不可!汉帝篡周,大王乃神武皇帝血裔,若是与汉缔盟,为汉附庸藩属,天下人该如何看待大王?还是与梁皇谋平,方为正道!”

    “你这老匹夫,果真是蠢彘一只!汉帝篡周,那梁皇难道就不是反贼?我军与梁军大战数次,甚至大胜一场,令梁皇损兵折将,梁皇岂能罢休?况且梁皇与东吴结盟,如今扩张方向除了我等之外,也就只有刘氏罢了,刘氏与其尚未结怨,梁皇岂会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