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庭汉裔 > 第十八章 庆功(4k)

第十八章 庆功(4k)

    第十八章 庆功(4k) (第3/3页)

要按部就班地熬资历,基本就能拿出一份不错的履历,然后升迁郡守。

    不过李矩说起最近,却难免有些抱怨。他说:“最近我们郡里换了个姓宋的郡守,在郡里横生争议,说什么这个人姿势不对,那个人喜欢喝酒,还有人相貌有碍观瞻。总而言之,就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把人辞退,实际上就是清除异己,换上自己的亲戚……”

    刘羡闻言,心中一动,问道:“他为什么这么做,不怕在郡里得罪人吗?”

    李矩皱眉道:“当然得罪狠了,除了皇后他们家,县里有一半的士族都怨声载道。”

    “我们县君很不满,和他吵了一架,说要上奏司隶校尉,将他免职。可我们郡守说,他走了宫中的关系,背后的人姓董,没有人能扳得倒他!”

    “这一句真是可怕,我也不知道那姓董的是谁,我们县君就吓得立刻跑到长安来,准备找梁王殿下另寻出路了。”

    刘羡闻言,顿时就猜出来,这个宋姓太守应该是走了武安侯董猛的门路,这相当于是借了贾后的势,怪不得这么嚣张。

    这让他不由得摇摇头,对李矩道:“那张君到长安,恐怕用处也不大。”

    “为什么?”

    “梁王殿下在长安呆不久,也就是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征西军司的领导,恐怕就要换人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矩大吃一惊,一时心乱如麻,对此次长安之行的前途感到忧虑。

    而刘羡的心情也不好,他一想到贾谧等人正在堂而皇之地玩弄权术,排挤贤人,重用奸佞,就发自内心地感到不快。

    按理来说,刘羡其实应该高兴才对。因为他们这样做是在摧毁晋室基业,也是在自取灭亡,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复仇的可能。可眼睁睁地看着这群人残害百姓,残害人心中的正义,刘羡还是感到难以容忍。

    这时,他不免想到一个新问题,等梁王离任以后,新的征西军司中,肯定会有人找自己的茬,那会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又该怎么应对呢?

    想到这里,刘羡也感到有些无奈。不管怎么说,自己也就是个县长,无论怎么应付,也只能被动防守,根本不能主动进攻。如果失误一次,恐怕自己就万劫不复了。

    在这个时候,刘羡突然就格外想念家人,想念阿萝,想念老师陈寿,想念家里的亲人,还有祖逖、陆机那些朋友。如果有他们在就好了,有他们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自己都不会觉得孤单害怕。

    正在思忖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县卒跑过来,气喘吁吁地对他说:“县君,县君……”

    刘羡见他有些急,便笑道:“有什么急事吗?慢些说也不打紧。”

    那县卒喘顺了气,回复说:“县君,有人要见你。”

    有人要见自己?刘羡有些好笑,他说:“我不就在这里吗?你把他领到这来不就行了?”

    县卒道:“那人说,不便在大庭广众下相见,要县君去见她。”

    “不便?有什么不便?”

    县卒递给刘羡一个事物,说:“她说,只要把这个簪子给县君,县君自然就明白了。”

    刘羡接过县卒手中的簪子,定睛一看,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精神,一下子就被刺激得清醒了五六分。原因不为其它,这个簪子他见过,而且仅在一个人头上见过,这是一支缀着九枚珍珠的凤纹银簪。

    他立马站起来,一面让众人宴会继续,一面对县卒道:“她人在哪?你带我过去。”

    来人就在夏阳县南门,悠然地坐在一辆牛车上,她头戴风帽,穿着寒地行旅之人惯常的皮袍,且用布巾蒙面,但其身形婀娜,一望便知是名女子。

    刘羡打着火把走过来的时候,虽然已经知道来人是谁了,但情绪非常复杂,忐忑中掺杂着喜悦与疑惑。他挥挥手,让身边的县卒离去,然后问道:“你怎么来到这里的?”

    女子缓缓举手,将脸上的布巾摘下来,露出一张天下无双的惊艳容颜,她轻轻一笑,似乎冬天就散去了,春天已提前来了。

    正是刘羡在三年前送往巴蜀的绿珠。

    两人四目相对,她轻声说:“公子,别来无恙?”

    刘羡望着她,突然想起了洛阳的无数青春岁月,那些他本以为已经结束和遗忘的故事,瞬间又浮现在自己眼前。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