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招抚结束 (第2/3页)
禁颇为好笑,他对诸葛延道:“我还不知道,你都会些什么?”
诸葛延顿时精神一振,对刘羡自述道:“我大人给我留的书,耿公都带我看过了,像什么兵法儒经,我都有涉猎,骑射之术,我也精通。”
刘羡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考校他道:“真的吗?那南乔应该看过《兵法》吧!”
“自然看过。”
“那不知《兵法》中的九地是哪九地?”
诸葛延顿时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了,这也很正常,毕竟没有老师系统的教导,他能识字就极为不易了,怎么可能真跟刘羡掉书袋?不过他脸皮倒是很厚,直接话锋一转,说道:
“大丈夫读书,重在观其大略,怎么能钻牛角尖呢?死读书还不如无书。”
他的这种无赖劲还真是少见,刘羡接着打趣道:“哦?照这么说,南乔已经达到了诸葛丞相的境界了?”
诸葛延哈哈一笑,说道:“当然还没有达到,不过四五分水平还是有的,不然怎么能将殿下生擒呢?”
“这么说,那一日的主谋是你咯?”
“当然!”诸葛延平日里并没有同龄人可以谈论,此时有了机会,顿时就滔滔不绝起来:
“其实这些年,我们在山中四处游荡,与各个獠人部落打交道,根本不知道山外的形势。只是根据大量的獠人南下,连带着白马氐举族回迁,才知道山外应该出现了什么事情。”
“耿伯本来想找杨茂搜合作,可惜,我们人太少了,他们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想南下回蜀吧,耿伯又不答应,说是万一我阿父回来了该怎么办,只好继续在这里混着。”
“唉,不过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想做点事情。那天晚上,我在山脚看到你们,就知道你们大概是来招降的。所以我就想了个计策,要把招降搅黄。”
刘羡听到这,不禁问道:“什么计策?”
“山北面的这条小道,本来就是我发现的,我打算从这里摸上山,弄清楚你们歇息的地点,找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把你们这些人一把火烧了,到时候,人死在了仇池山,杨家怎么也说不清楚,只能和你们坚持打下去。”
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计划,关键就在于发现山北面那条无人知晓的小道,诸葛延能够将其发现,就足以说明他的胆大心细。
刘羡很欣赏他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草莽味道,这让他想起了杂胡少年阿符勒,不过又有所不同。阿符勒身上有一股游戏人间的味道,而诸葛延则更多地来自于经苦难打磨后的本能,不这样就无法生存。
不过不读书还是不行的,刘羡把行李内的《诸葛亮集》拿出来,递给诸葛延说:“这是我老师留给我的,你可以一卷一卷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诸葛延也毫不客气,他接过来就开始翻,一边翻一边质疑刘羡道:“看殿下的样子,是已经什么都懂了?”
刘羡微微摇首,如实道:“天下哪有什么都懂的人?我手中的难题无穷无尽,就在眼下这仇池山内,就有一件让我头疼的事情。”
诸葛延“哦”了一声,立马站起来问道:“什么事?说给我听听”
刘羡正在思考如何劝杨茂搜妥协的事情,他本不想与诸葛延多说,但转念一想,这也不是什么机密,讨论一下也未尝不可。便如实说道:
“我奉命来这里招抚杨公,但杨公却开出了一个朝廷无法接受的条件,导致招抚迟迟推进不下去,我正在思考对策。”
“什么条件?”
“他想要担任朝廷的阴平太守一职,又不愿交出人质。这条件太苛刻了,朝廷绝不会答应的。”
“为什么不愿意答应?我在这山里转了这么久,只听说过阴平太守的名字,除了偶尔几个晋兵外,就没见过阴平太守的影子,晋朝皇帝应该不太在乎这个职位吧。”
这是实话,阴平、武都两郡的杂胡太多,地形又过于复杂,导致国家对两郡的掌控力极差。若非这一次遭遇乱事,根本不可能令刘羡深入招抚。而上一次在这里大规模用兵,就要深究到邓艾偷渡阴平袭击成都了。
故而在齐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