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人在等待 (第2/3页)
一起喘气,他们刚刚杀了一只成年家猪,放干了热腾腾的血,等会就要将这只猪大卸八块;车夫朱浮还在马厩里搬运马料,他还记得,公子坐下的那只翻羽马,可是只吃麦豆的贵种。
厅堂里,府里的亲戚们也都齐聚了。他们或坐在席位上,或站在门廊处,相互话着家常,不过脸上都带着些心不在焉,显然,众人都在等待着同一个人。见曹尚柔出来,众人无不眼前一亮,此时的尚柔身着对襟紫丝流仙裙,腰系浅白色罗纱束腰,脚穿熏香风头履,真可谓是神仙中人。
二伯母王芝见她出来,直接拉着尚柔的手道:“准备去白马寺接人了?要不要我与你作陪?”
尚柔微微摇首,说道:“辟疾来信的时候,说是应该是今天,但也不知道路上有没有意外,也不一定能接到人,我去等就好了,家里的事就麻烦您了。”
“可现在世道不算太平,你一个妇道人家,只有朱浮陪着去白马寺,恐怕不太合适……”
“我约了上谷公府的管夫人同去,您不用担心。”
“那就好,那就好……”
在曹尚柔刚刚嫁到安乐公府的时候,府内的族亲们还有些介怀。毕竟曹刘两家联姻还是过于匪夷所思,也害怕尚柔有高门大小姐的脾气。但这些年下来,曹尚柔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家中人都有目共睹。贾府打压之下,明明能在娘家的帮助下全身而退,却偏偏愿意在安乐公府共患难,数年独守空房,经营家业,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故而阖府上下再无疑虑,这些年来,刘羡不在家,仍多以曹尚柔的意愿为主。
曹尚柔最后向安乐公刘恂行了礼,告别一声后,她再戴上一件带有黑纱的斗笠,坐着牛车离开了门前小巷。
正如此前所言,她先去了上谷公府。通报后未久,孟观的妻子管氏也从府内调了一辆牛车,与尚柔并行出发。
管夫人今年四十有二,虽是五个孩子的母亲,但仍算得上风韵犹存。由于这次孟观是率军平叛的主帅,又和刘羡有情谊,故而近数月来,尚柔常常来上谷公府上,向管夫人打听前线的消息,一来二去,两人便熟识了。
由于门第提拔得太快,管夫人也有如孟平一样的烦恼,因是寒族出身,高门的圈子踏不进去,下面又有一大堆亲戚过来攀附,不能信用,这让她深感寂寞。在与尚柔相熟以后,她发现尚柔出身名门大家,素养极好,又和自己家关系匪浅,立刻便喜欢上了尚柔,将她引为闺中密友。
此刻也是如此,在路上,管夫人不愿意独坐车中,便干脆坐上了尚柔的车,对她抱怨说:
“唉,昨天啊,又来了位不知道住在哪里的亲戚,一查家谱,关系都差出五辈了,还敢上门探亲。说希望让叔时给他们安排一件差事,或者安排一件亲事,真是莫名其妙!”
“若是早几年来,我大概也就认了。但现在我还能不知道?他们在面前阿谀奉承,在背地里天天说三道四,求人帮忙还嫌帮得不够多,还要和人说叔时这官是磕头磕来的。呵呵,真有本事,他们为什么不去鲁公府前去磕……”
管夫人有着寒族妇人家常有的嘴碎,一埋怨起来就说个不停,很容易找人厌烦。但好在尚柔是一个很好的听众,平日听着管夫人的抱怨,她多是微笑不语,等到管夫人有些累的时候,她就附和两句,稍稍调解下情绪。
只不过今日,尚柔实在有些心不在焉,以往很多次她会接话的时机,今日却错过了,这让管夫人有些诧异。但她转念一想,也有些理解,笑说道:
“我都差些忘了,妹妹不像我,已经有八年没见过夫婿了。”
“说起来,我也很好奇,叔时他平日很少夸人,可也常常对你家的夫婿赞不绝口,偏偏我还没有见过。莫非他模样长得好看?比起潘安仁如何?”
面对这个话题,尚柔笑了起来,她说:“怀冲样子不差,但要比潘安仁,那还差得远呢!”
管夫人脸色顿时严肃起来,苦口婆心地说道:“呀,那妹妹也要小心了,男人都贪财好色,若长得不差,偏偏又有点权位,那注定会招蜂引蝶。等他回来,你可要把他看住了!”
“男儿志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