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刺杀之一 (第2/3页)
他们的背景和事迹写下来。”刘羡不以为然地笑笑,又道,“唉,若杀的是无名之辈,后党怎么会知道痛呢?”
“好吧,只是你要记住我说的,不要轻敌。”
说罢,陆机将这些人的过往和背景誊写在两卷纸上。刘羡仅仅是粗看了一遍,其中的斑斑劣迹,当真是触目惊心,像石崇那样草菅人命早已不是希奇事,有人还诬告忠良,折辱人妻,残害孩童,光通过文字都让人觉得作呕。刘羡和陆机告别之后,好久才从低沉的情绪中脱离出来。
确认名单后,次日,刘羡又去接触孙秀,约在一座酒肆内见面。
等孙秀一到,他拿出名单,开门见山地说道:“把这些人的住址、官署、长相、喜好都写给我。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有所欺骗,若我发现你有欺骗,你自求多福!”
刘羡对孙秀的不信任是刻在骨子里的,就好像他不相信贾谧会改好一样。但面对刘羡的敌意,孙秀却恍若未闻,他说:“怀冲真是小看我了,这种小事,哪有我办不好的呢?”
他当即叫来店内的苍头,临时去买了些笔墨纸砚,当场就在酒肆内书写起来。他先是画了一幅洛阳地图,将名单上的人物住宅官署一一标记上去,随后又泼墨画像,在画像下标记人物的习惯。其熟稔的程度,好似信手拈来。
事后,刘羡拿着地图和画像去比对,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孙秀的书画竟然无一错漏!真是匪夷所思!认识孙秀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发现,孙秀竟然有如此出彩的记忆力和观察力,似乎还要更甚自己一筹。
不过不管怎么说,接下来就差一件东西了。刘羡前去拜访陈规。陈规时任尚书郎,又以上交幕府幕僚名录为名义,可以正大光明地拜见。
陈规说是为刘羡负责后援,实际上就是手上也有一份名单,这里面记录了一些太子和淮南王信得过的死党,为了遮盖行迹,这些人可以帮忙作为遮掩。这大概是太子最核心的秘密,此时暴露给刘羡,也可以说是倾尽所有了。
陈规告诉刘羡:“你不用怕宵禁,河南尹彦辅公(乐广)、西戎司马阎缵、城门校尉梁柳、洛阳南部尉许秋,都是信得过的人,你若有计划,事先与我打个招呼,我便能将当日的禁军动向告知于你,你拿着信物,无论是南面的津阳、宣阳、平昌、开阳四门,还是东面的青明、东阳、建春三门,你都可以自由出入,毋须顾忌宵禁。”
得知这些后,刘羡大喜过望。他最忧心的就是这一点,洛阳的禁军体系极为复杂,若是只靠自己,不管刺客有多么大的神通,都是极难绕开的。没想到太子竟然有这么多的埋伏,只要运作得当,大家相互遮掩,那令后党无从查证,完全是一件有可能的事情。
刘羡心里差不多有底了,有了这些信息做基础,他脑海中的计划也基本成型,知道该怎么做了。
此时恰好传来消息,邺城那边有道士张承基妖言惑众。张承基四处宣扬说,四年前洛阳武库大火,烧尽了传国神器,又有齐万年起兵于关中,这正是晋室“冢嗣将倾,社稷将泯”之兆。甲子年又快到了,这次将要开启前所未有的大动乱,而他就是张天师的弟子,奉命来找寻太平真君,而后将起事拯救苍生。
而此时的邺城恰好没有宗室镇守,无人敢拿定主意,所以上表询问朝廷的意见,据说上表的时候,张承基已经聚拢了七千余众,还有不断膨胀的架势。
虽说看上去声势浩大,但在晋军看来,这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大概一个曲便能将其击败。不过谁会嫌自己的功劳过多呢?一时间外军军官人人上表,自告奋勇,誓要将这些逆贼一网打尽。
刘羡便借着这个机会凑热闹,连着给朝中上表请战。朝中自然不许,他就声称说,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着想,要献一份《治安七策》,连日在府中闭关修书。但实际上,他是在暗地里进行谋划,这成功骗过了大部分人,就连幕僚之中,也只有李盛和诸葛延知道发生了什么。
从密会开始到筹划方案,大概过了半个月,刘羡总算是拟定出了一套方案,继而将设想写成了一份文表,由苟晞帮忙转交给太子。
说来简单,既然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