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贾谧入东宫 (第1/3页)
贾谧单车前来东宫,自然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来拜访太子司马遹。
对于其余官员来说,到东宫来拜见太子司马遹,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鲁公贾谧前来拜访,却非常希奇。
原因无他,自从皇后掌权以来,贾谧自恃权高,对太子的轻视溢于言表。他平日大朝会上,对待太子就极为无礼,见面不拜,口称不尊,私下里也从无会面,更别说亲入东宫了。
而且这些年来,他在金谷园招揽京畿内的有名文士,整日对他歌功颂德,俨然一副金谷园就是东宫,而他才是真正太子的做派。其中最著名的团体便是“二十四友”,他们分别是:
渤海石崇欧阳建、荥阳潘岳、吴国陆机陆云、兰陵缪征、京兆杜斌挚虞、琅邪诸葛诠、弘农王粹、襄城杜育、南阳邹捷、齐国左思、清河崔基、沛国刘瑰、汝南和郁周恢、安平牵秀、颍川陈眕、太原郭彰、高阳许猛、彭城刘讷、中山刘舆刘琨。
这些人有的出身高门,有的出身寒门,有的早加入,有的晚加入,但无一例外,都是当下文坛的领军人物。他们阿谀贾谧,给他宣传造势,创作了大量歌功颂德的政治诗歌,声势几乎超越了篡位前的王莽,后世所谓的“太康文学”,大抵就是指的这些东西。
如此上下颠倒,太子党羽也都视贾谧为眼中钉,在这八年之间,无论东宫有何事务,也从未邀请过贾谧。上一次贾谧拜访东宫,已是四年前的事情,那次还是皇孙司马尚出世,他不得不出席宾客之列。
因此,这一次贾谧主动前来东宫拜访,可以说是八年之内的头一遭。而在太子领众宗室公然向后党发难的今日,政治意味更加浓厚。
两日前,皇后向太子下令,令他到宫中觐见父母。太子用杜锡话术,自称近日来得了气疾,不能进宫,以此来避免皇后有陷害之心。因此,贾谧便以探病为名义,特地来东宫探视太子。
而为了迎接贾谧,东宫内的所有官员都悉数在列,亲近太子的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吴王司马晏等宗室,也赫然在座,只有淮南王司马允没有亲至。
众目睽睽之下,贾谧下了车驾,一身极为华贵的打扮。上身是紫罗襦衫,下身是玄黄红三色缝制的凤纹锦绣裙,配紫金腰带,头戴三梁进贤冠,再配上他那张堪称倾国倾城的妩媚面孔,称得上是风华绝代。即使是恨之入骨的太子党羽们,此时也不得不承认,单论贾谧的外表,他确实无人可以比拟。
奈何他会说话,一看东宫门前排开上百人,贾谧冷笑一声,当众说道:“呵,司马遹真是好大的架势。”
此言令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还以为太子此时占尽上风,鲁公此次前来东宫,不管肩负何等任务,至少态度上会有所软化,却未料到,他一开口就表达出如此明显的敌意。
贾谧积威仍在,太子此时又尚在宫内,众人斟酌二三,终究还是忍气吞声,没有发作。只有为首的齐王司马冏迎接上去,面不改色地说:“鲁公误会了,我等在此,并不是受太子的指令。”
“哦?”贾谧眯着眼道,“那是受谁的指使?”
“当然是鲁公的指使。”司马冏不软不硬地回道,“石季伦公尚且要望尘而拜,何况我们这些凡人呢?”
这是公然攻击贾谧的不臣之举,贾谧闻言,眉头微抬,也毫无退让之意,对着司马冏冷笑道:“这么说来,原来东宫住的都是软骨头的狗,看见主人,就哈哈地过来要骨头了。”
司马冏嘿然道:“鲁公如此言语,可非臣子之言啊。”
贾谧负手道:“太子上逼母后,也非臣子之为啊!”
他不等司马冏继续回话,断然挥手道:“多说无益,淮南王有一句话说得好,是好汉,别敢做不敢认!我今日就是来见太子的,他在哪?带我过去!”
话说到这个地步,众人也都明白过来,贾谧这次过来,应该是来和太子摊牌的。虽然义愤填膺,但太子等的就是这次谈判的机会,属官们思虑再三,还是给让贾谧出一条道路,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