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邀请之淮南王 (第2/3页)
羡想,或许只有问问太子司马遹的想法了,之前听他的话语,应该不至于对现状毫无预料,只有先看他到底有何准备,自己才能做一些针对性地布置。
若他没有,那自己也只能设法另谋出路了。
于是次日天一亮,他就吩咐下属,安排去东宫的车马,只等辰时就动身。可令人没有预料的是,刚刚用完早膳,府前竟然就来了一名不速之客。
在近百名甲士的簇拥下,一辆青盖王车停在了荡寇将军府前,一名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信步走下。他负手而立,稍稍环顾四周,对看门的府吏说:
“你去通报刘羡一声,就说淮南王司马允来访。”
淮南王来访的消息很快惊动了整个将军府。刘羡愕然之余,自然不敢怠慢。他连忙领幕僚们出迎,李盛、郗鉴、傅畅等人按官秩排成左右两列,由于听说过司马允为人刚烈,所以都下意识绷紧了身体,打扮得一丝不苟,唯恐给这位亲王留下什么糟糕印象,毕竟他是敢当众顶撞皇后的。
司马允确实是一个极有威严的人,他早年就与司马玮一般高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眉骨愈发高耸,眼神变得深邃,而在短须的掩饰下,嘴唇也变得刻薄,加上常年不苟言笑,给他带来一分锋利感。乍一看上去,就像一头准备狩猎的狮子,不需要任何多余的动作,就让人畏惧。
说是来见刘羡的,可司马允并没有立刻和他叙话的意思,而是说:“先带我四处走走吧。”
说罢,他也不等刘羡回话,就自顾自踏进了府门。
刘羡无奈,只好走在司马允旁边,陪他在府院里闲逛起来。
荡寇将军府也没有什么好看的,此前已经说过,除去住人的几个院子和办公的馆阁外,只有一间库房,以及一座靶场。由于接管卫率未久,库房内还没有囤积多少东西,只有靶场刚刚修缮完成,可以正常试用。
司马允见靶场非常干净,弓箭与箭靶都是新的,一时有些手痒,当即就以淮南王的名义,要求刘羡与他比射。
自周代以来,比射算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士族游戏了。不过又不同于后世那种纯粹地射术较量,哪怕经过几次简化,程序和礼仪仍然比较复杂。
简单来说,一次正常的比射分为三轮,每一轮射四箭。第一轮是热身试射,第二轮、第三轮才是正式的较量。射出的箭矢,不仅要射中,还要贯穿箭靶才能算作成绩。射中箭靶算下射,射中箭靶的靶心算上射。下射算一筹,上射算三筹。比射结束后,筹少的就要当众罚酒,并向胜者表示敬意。
对于刘羡而言,他的射术远不如剑术,只能说还不错而已。两轮射罢,虽然箭箭中靶,但只有一箭射中了靶心,一共得了十筹。
而司马允的射术则要高明许多,他连发八箭,有五箭连中靶心,一共得了十八筹。虽然还比不上李矩和孟观,但也称得上难得的射术好手了。
刘羡也不推脱,当众罚酒三杯。
但这并不是结束,司马允似乎存了考校的心思,又令刘羡府上的幕僚们也来试射。刘羡的幕僚大多是苦读经书的寒士,会射箭的不多,成绩往往在两三筹之间。诸葛延常年在山林里狩猎,射术倒是很好,他八箭全中,还有四箭是上射,只比司马允少两筹。出乎意料的是,郗鉴与桓彝的射术也都不错,分别中了十筹与九筹。
司马允见状很是惊奇,就问郗鉴他们的名字,又称赞说:“现在朝局不定,国家多难,正需要诸君这样的人才来匡扶正义,勉之!”
郗鉴等人得了亲王的夸奖,自然是喜不自胜,但刘羡却从中注意到了一些非比寻常的意味。
在比射结束后,时间就将近中午了,司马允这才以用膳的名义与刘羡走进馆阁。刘羡大概已经猜到司马允的来意,他让闲杂人等都退开,等膳食传上来后,房内就只剩下司马允和刘羡两人。
刘羡平时的饮食很朴素,只是由于这一次来得是淮南王,他便叮嘱阿萝,弄了两条炖鲤鱼来。
司马允吃了两口,便放下竹箸,对刘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