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庭汉裔 > 第七十八章 决战只在人心

第七十八章 决战只在人心

    第七十八章 决战只在人心 (第2/3页)

在这个时刻,河北义军出现在禁军的视线之内。

    此时已接近午时,十万大军踩着泥水到伊水河畔列阵,脸庞上多带有疲色。但他们整甲向东时,铁架兵器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数里之外都能望见明亮一片,还是很有威势。

    他们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先取出随身带的炊饼和水壶,开始补充体力。

    刘羡等将领尚不知晓征西军司派援兵到来的消息。他们只是策马在阵前巡视,既观察敌方,也观察己方。不得不说,禁军的军容确实威武,刘羡在阵前巡视一圈后,对司马乂感叹道:“看来武库的甲仗,都被孙秀给搬空了。”

    司马乂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铁甲,一向大胆的他,此时也有些忐忑了,问刘羡道:“府君,对方军容如此严整,我军踏泥地而来,真能取胜吗?”

    刘羡笑道:“殿下,军容严整不过是表象而已。还是那句话,对面立着这么多人,真的肯死心为孙秀卖命的,到底能有多少人呢?我看连一半都悬。”

    司马乂的心慢慢落回肚子里,点头道:“那就看看吧,府君的计策能否奏效。”

    习习微风自伊水两岸吹过,两军的军旗都猎猎作响。河北义军的玄武旗,与禁军高擎的黄龙旗遥相对应,放在一年前,谁能想到这个场景呢?帝国的两大军队,竟然会在邙山脚下如此对峙,将要拼个你死我活。其实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一种不真实感,似乎邙山上埋葬的那些历代英灵们,此时都在天空之中环绕,凝视。

    刘羡看着上苍,想着去年刚去世不久的老师陈寿,心想:老师是否也在半空中,见证这一战呢?他将用此战的胜利来向老师说明,他已经在老师教导又没有走完的道路上,走出了很远很远……

    收回心思后,刘羡回头对身边的一人说道:“你去通知越石,到我们上场的时候了。”

    两军既然列阵,按理来说,接下来就是作战了。禁军无不摩拳擦掌,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谁知这个时候,河北军中奔出百余骑,当前三人都没有着甲,而是身着锦衣,甚至连起码的铁胄都没有戴。

    这大大出乎禁军将士们的意料,对面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来送死的吗?这么想着,他们都拉满了弓,准备对方一进入箭程,就放箭射死对方。可等对面的面目渐渐清晰后,他们全都愣住了,手中拉满的弓弦也都渐渐松了下来。

    原来,在最前面的骑士不是他人,而是当今天子的外戚刘琨。在他左边的,是侄子刘演,在他右边的,是同样被俘的孙旂之子,孙髦。

    三人立马两军阵中,刘琨清了清喉咙,冲禁军将士高呼道:“各位将士你们听着,司马伦孙秀一党作乱,罪只是这些祸首的,同他人无关,何苦为他卖命呢?只要拨乱反正,归顺义军,尔等不仅无罪,反而有功!跟着孙秀,有甚好处,天南地北数十万大军云集讨伐,尔等可有胜机吗?打不过,最后只能变为一具枯骨,到时候,妻儿父子空悲切,岂不悲哉?我们对天发誓,只要没有参与残杀淮南王者,一律不予追究!”

    喊话完毕,禁军之中鸦雀无声。这时,孙髦出来策马高喊道:“我是车骑将军之子孙髦,你们都认识。你们不要害怕,常山王殿下与成都王殿下,都是仁义之人啊!此前战死的同袍,他们都给予厚葬!没死的俘虏,他们也都活得很好,只等这一战结束后,就可以放回家乡了!”

    刘演跟着附和说:“确实如此,我在河北亲眼所见!”

    眼见着禁军阵中出现些许骚动,刘演翻身下马,从后方伸手牵住两匹马。他害怕马突然奔出,小心翼翼的将缰绳拽住,然后立在马前侍卫。一左一右,马上端坐两人,正是司马乂与刘羡。

    禁军之中,凡是六品以上的军官,虽不认识司马乂,但多半都认识刘羡,霎时军中就响起哄然之声。

    刘羡不慌不忙,摘下头巾,拔出常胜剑,说道:“诸位,我是前荡寇将军、现常山内史刘羡,也是义军的主帅,你们都认识。现在坐在我旁边的,就是常山王殿下。”

    他顿了顿,将剑锋举至头顶,说道:“我刘羡对天发誓,此前投降的俘虏都完好。今天如果归顺,只要不是元凶巨恶,一律既往不咎,官勋如旧。如果再执迷不悟,休怪刀剑无眼。我如有谎言,必死于刀剑之下!”

    司马乂紧接着也拔剑高呼道:“我司马乂用家声担保,方才刘府君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