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庭汉裔 > 第六十三章 黾池之战

第六十三章 黾池之战

    第六十三章 黾池之战 (第3/3页)

了极高的评价,他道:“张方这个人,看着是一个五大三粗的莽汉,可做起事来,谨慎得竟好似即将成婚的处子,真是不可思议。”

    但刘羡却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继续拖延时间下去。故而刘羡几经思虑,决定主动冒险,引诱张方出战。

    他下令给宜阳的皇甫商,令其率宜阳军八千骑主动出城,绕开西军主力所在的黾池县,径直去猛攻司马颙所在的陕县。

    这是一个极为巧妙的设计,一来司马颙身居陕县,而陕县防御空虚,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他必然要令张方回援,张方也不敢拒绝;二来皇甫商弃城野战,要遭受前后包夹,相当于自陷绝地。从这两点考虑,张方没理由不吃下这颗诱饵。

    而一旦张方率军回援,便是刘羡与其合战的大好机会。

    这个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便在于两军的行军速度。官军想要取胜,一定要行进得比西军更快,皇甫商必须以出其不意的速度兵临陕县城下,刘羡也必须要以相同的速度来追赶张方军,使其无法对皇甫商形成前后夹攻,而反过来形成包围。

    一般来说,官军很难有这样的行军速度。但此前刘羡兼并了李含的两万骑军,其中兵士送去了荆州,但战马却留了下来,加上洛阳本地的战马,这就使得刘羡有近六万马匹可供调用。刘羡将其中两万匹分配给皇甫商,自己的前锋又装备四万匹,不求他们像西军骑士般能骑射冲击,但求短时间提升行军速度,还是极为可行的。

    这个计划制定完后,众人无不拊掌称善,于是立刻布置落实下去,打算一战定乾坤。

    九月乙亥夜,皇甫商依计行动。他令部下带上三日的补给,趁着天色黑暗,沿着宜水河谷北上,每名士卒带两匹马换行。宜阳距离黾池约有八十里,绕过黾池后,再前往陕县,又是九十里,近两百里的路程,他们只不过花了两个半时辰,便成功抵达陕县城下。此时天色刚亮,陕县的西军在晨曦中看到敌军,如同见了鬼影一般。

    司马颙见此情形,果然大惊失色,马不停蹄地向黾池派遣,令张方火速回援。

    接近午时,阳光正好的时候,斥候向刘羡报告说:“禀告府君,贼军已经出营了!”

    刘羡闻言大喜,他对何攀嘱咐道:“何公,我带两万骑军先行,你带三万步军后行,今日一战,不要有疑虑,一定要打得张方溃败为止!”

    五万大军早就整装待发,一得号令,即刻开关启程,头也不回地向西面奔去。结果行不过四十里,禁军的前锋便撞见了西军的后队。这些西军措不及防,亦没有结阵,顷刻间便被杀了个人仰马翻,死伤千余。一时间将士争相奔溃,不复成军。

    但刘羡很快发现不对,他发现此处的西人并不算多,仅有散卒四五千而已,张方的主力哪里去了?

    答案很快揭晓:张方虽然奉命驰援陕县,但他却以敌情不明为由,保持了惊人的克制。出兵以后,他将全军分为五部,两部在前,两部在后,主力在中,以一个极为缓慢的速度向陕县后退。刘羡所攻破的一部,不过是他留下的一部后卫而已,根本无关痛痒。而主力获得消息后,立刻就地上山,依靠山势结阵自守。

    刘羡率众赶到时,只见张方居高临下,高挂白虎幡,阵势如鹤翼般左右展开,甲士严密,射手成林,随时准备迎敌接战。见此情景,刘羡顿知战机已失,此时的禁军长途奔袭,本已疲倦,若强行冲阵,又无地利,结果必不堪设想。

    张方用兵,竟然全不顾主君生死么?刘羡找不到破绽,心中如此感慨。

    既然无法获得胜利,刘羡只好放弃了原定的决战计划,传令皇甫商撤回。双方对峙一日夜,等皇甫商撤离以后,刘羡再徐徐后撤。张方试图派骑兵尾随追击,但刘羡亲自殿后下,自然没有成功。

    (黾池之战形势图)

    从战术与战果上来看,黾池之战,是刘羡取得了小胜。但从整个战略全局来看,他未能达到目的,局势仍在向对西军有利的方向倾斜演变。

    九月丁丑,征北军司先锋越过黄桥,再入河内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