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激将法 (第3/3页)
耀武扬威一番。于是又下令给邺城中留守的臣僚,令他们都叫到殿中来做见证,其中甚至还包括在邺城守孝的东安王司马繇。
只不过他的耀武扬威,对于刘琨一行人而言,就是一种刻意的恐吓与刁难。等刘琨进入文昌殿时,前后为二十名甲士所包围,行走在道路之上,亦可见数百名金甲侍卫拔刀持槊屹立,他们脸上杀气腾腾,狼群环伺般凶狠盯视,似乎只要有人一声令下,一个呼吸间,他们就会跨步上前,将刘琨等人砍成肉泥。
此情此景,实令人心生恐惧,有不敢仰视之感。
但刘琨早有这种准备,他身处刀丛枪林之间,面色如常,抵达众人面前,仅是拱手弯腰施礼,继而大声道:“下官刘琨,奉天子之命,向殿下问好。”
可司马颖却没有任何反应,成了心想在他面前摆谱,还是身旁的孟玖咳嗽了一声后,徐徐道:“刘卿所来为何?是奉朝廷之命,前来议和的吗?”
刘琨闻言,心中不禁有几分好笑,但面上还是云淡风轻,平静回复道:“大将军,我此次前来,是议和,也不是议和。”
“哦?”听到这句话,司马颖就知道情况有些不对劲了,他没有城府,很快就坐起身来,盯着他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刘琨说:“我王和我说,我王和大将军毕竟是亲兄弟,而我王是兄长,理应大度一些,不能让兄弟间太过难堪。”
“您也知道,本来他正在筹划与西军的战事,而西军中能征善战者众多,实非易与之辈,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可您这时横插一脚,欲与我王相争,实在是令我王进退两难。”
“若我王与大将军开战,无论输赢,必然是两败俱伤,到那时,何人能制得了西军?若我王不与大将军开战,腹背受敌之下,也无法专心应对西军。到那时,我军先败,大将军再败,最终又白白便宜了河间王,这是何苦呢?”
“所以我王和我再三嘱咐,欲与大将军谈和。至少短时间内,勿要兵戎相见。等到我王和河间王分个胜负后,您再派兵南下,怎么也能多上几分胜算啊!”
刘琨每说一句,司马颖的面色便黑上一分,说到最后,司马颖已经气得双手握拳,青筋暴跳:世上竟还有这种求和?
刘琨并没有按照刘羡的策略请战,而是反过来激将。方才他说的每一句话,表面上看,似乎都是在为司马颖着想。可是仔细深究,不难发现,他字里行间全是西军,似乎是从骨子里看不起司马颖,好像陆机率领的二十万北军,不过是肩颈上的一粒尘埃似的,还及不上西军的一根头发。
司马颖本来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刘琨是求和,还是求战,只要对方有求于自己,就要好好地羞辱刘琨一番,然后把他乱棍打出,狠狠出一口恶气。可听完刘琨这一番言论后,他已是气得什么话都说不出了,可又抓不住理由去惩罚刘琨,心中那股愤懑,直欲让他发狂。
几个呼吸后,成都王面无表情地站起身,他瞥了刘琨一眼,而后缓缓步入后殿。将其余人屏退左右后,他胸中的愤怒终于不用忍耐,紧接着,司马颖在殿内狂砸一气,什么酒盏、屏风、香炉、灯树,短短几个呼吸间,就砸坏了不知凡几,其动静之大,前殿的众人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又过了一会儿,有宫女出殿,请卢志进去议事,说是成都王有要事要与他商议。刘琨闻言,心弦顿时绷紧,他紧紧盯着卢志的背影,同时也明白,自己此行的成功与否,就落在这个人身上了。
而卢志似乎早有预料,面色平静地踏入后殿内,一时举殿俱静。在场众人屏气凝神,都侧着耳朵,想竭力聆听殿后的谈话。但很可惜,他们只能听见殿外呼啸的风声。
终于,结果出来了。卢志手托一封黄帛,缓缓步出殿外,他扫视了一眼左右后,最终将目光定在刘琨身上,一字一顿地道:“毋须多言,我王欲与骠骑一决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