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拒绝地产项目 (第2/3页)
多的潜力,陈光良根本看不上。
王宪成并不失望,他早就算到是这个答案,他接下来又问道:“如果是你们租我地,来发展地产呢?”
这才是他的目的!
他买下那么多的地皮,总不能一直放着,再加上租地盖房的合作,似乎对地主也有利,他便想主动找上门求合作。
当然,陈光良如果以现价买下地皮,当然更好,可以缓解一下他的财务情况。
郭德明、陆元台等人竖起耳朵,心想公司的第三个地产项目,居然是主动上门合作。
哪知道,陈光良再次拒绝道:“王老板,目前的愚园路的潜在客户,应该不算很大。所以,我不会冒这个险!”
沪市的中产阶级虽然多,但人家不是每家都看得上愚园路的房子。而且,愚园路西段的临街地皮,基本都在陈光良的手中,若是靠内侧,可能地理又差了些。
总之,陈光良没有必要去冒险,他现在不急着做第三个地产项目。
王宪成大失所望的说道:“那真是遗憾!”
心中却涌起一些不好的念头,莫非愚园路的地皮上涨潜力用尽,他们买到了高出?
不可能吧!
不管怎么说,最后陈光良客气的将王宪成送出门外。
“老板,现在其它地产商还没有反应过来,其实再投资一个项目,也肯定成功的。”郭德明上前说道。
众人都在遗憾。
陈光良则说道:“如果不是愚园路西段,我当然会考虑,但他们手中就是西段,所以我们还是保守一点好!”
不仅仅如此,陈光良也不怎么相信王宪成、王俊成兄弟,所以干脆直接拒绝。
随后,陈光良带着陆元台、严宽,盯着夏日的太阳,去工地上视察。
目前长江地产一共是两个工地,陈光良每周至少要视察一次,基本都要视察两次,毕竟这两个项目就是长江地产的‘代表作’。
不出意外,这两个项目甚至会一直保存下去,成为沪市未来的‘名建筑’。
视察完两个工地后,陈光良又来到自己在愚园路西段的一幅地皮上,这里一共有5.2亩土地。
“这里我打算建一座工厂,钢筋混泥土结构,要建两层的,总计面积大概4000平米左右。你们先设计一下,再拿出个预算看看!”
既然绝对做豆奶产业,自然也是需要一座现代化的工厂。目前沪市的工厂一般都是一层楼,但陈光良绝对建两层楼,这样可以省一点地皮,当然建筑费可能会高一些。
陆元台参与了‘同昌车行制造厂’的建筑过程,所以当即问道:“老板是打算投资那方面的工厂?”
陈光良直接说道:“饮料”
“饮料?”
这绝对是一个陌生的产业,目前也就是可口可乐刚刚进入华夏而已。
陈光良详细一点的说道:“类似豆浆的产品,不过会考虑现代化工艺,和豆浆又有所不同。”
“我明白了,晚点给老板你方案!”
“嗯”
这个都不用请设计建筑事务所,自己搞定就行。
而陈光良的这幅土地,地处愚园路的最西段,若是两年后,可能价值也在4万大洋左右(成本1.2万)。
虽然两年后不能出售,但为了自己的‘豆奶产业’,这个投资也是值得的。
陈光良预测了一下,如果能将沪市的市场打开,每天的销量可能达到5000瓶豆奶,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如果投资了豆奶产业,那么陈光良以后也会投资饮料食品产业,从而进入一个全产业链。
又到了长江车行分红的日子,但陈光良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现在是‘负债累累’,分红都需要拿去偿还债务。
他算过一笔账,如今他虽然可以分到9500大洋一个月的分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