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东方日报 (第1/3页)
在长江车行基地的一间砖木结构房子里,‘维他奶’企业正在进行‘豆奶’的研发。
研发人员一共是四名,其中有两人是陈光良从屈臣氏里挖的饮料方面的人才,又在沪市登报招募了两名。
这四人不仅懂饮料产品这一行,也懂得相关机器方面的知识,所以此时‘豆奶’的工艺,已经初步出来了。
陈光良将其大概氛围四大步:原料准备和浸泡去皮、磨浆和煮浆、过虑和调配、杀菌和罐装,实际上又细分八个步骤。
其中第一大步,倒不需要现代化的机械,只需人工即可;
到了第二大步,则需要用到磨浆机、煮浆锅、连续煮浆设备等,这些设备是豆奶能否工业化的重要设备。而磨好的豆浆需进行煮浆处理,以去除其中的豆腥味和有害物质,同时提高豆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所以这一步很关键。
到了第三大步,过滤设备可选用离心机、过滤筛等,根据生产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过滤方式;至于调配,主要是加入白糖、牛奶或乳粉、香草精等(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配方)。
最后第四大步,需要巴氏杀菌和罐装的设备,巴氏杀菌法通常用于牛奶,此套设备西方很常用,采用高温蒸汽来达到杀菌,也同样可用于豆奶;罐装都不用说了,华夏已经有自己的汽水工业。
“老板,这是目前的豆奶成品,是可以喝的,你试试?”首席技术员吴广亮,将一杯豆奶拿了过来。
其实,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豆奶’,但毕竟万变不离其中,更何况陈光良在之前已经搜集和实验了了很多资料。
目前最大的问题,只是解决‘工业化’而已。
“嗯,我尝尝!”
陈光良品尝后,仔细回味着嘴里的口味,随即问道:“测过PH值没有?”
吴广亮点头说道:“测过,中性的,这也是工艺中的一环。”
陈光良又说道:“后期得想办法,加入一些香草精进去,增加其的口味。另外,加入维生素后期也在考虑的范畴。”
这里的香草精,是人工提取‘香草’的一种,不是化学制品的香精。
像是豆奶里面加入的牛奶部分,后期可以选择用鲜牛奶,也可以选择乳粉,要看具体的成本和工艺。
吴广亮等人随即记录下来。
陈光良又问道:“设备的事情呢,你们是怎么想的?”
其实这些设备,别说现在快三十年代了,就是再往前面二十年,欧美也已经有这样的设备。豆奶的制作工艺并不困难,只是大家没有想到这种产品而已。
吴广亮说道:“我们的想法是通过自行设计,然后采购相关的设备,进行一个组装即可。例如这个研磨机,日本都有进口的”
听到要从日本进口机器,陈光良也没有表示反对,毕竟师夷长技以制夷。说不定日本机器研磨的豆奶,提高了华夏人的身体素质,将来能在战场上出一份力。
“行,最近最短时间,我们想设计一下生产线,豆奶的口味现在还不错,而且后续可以调整。”
问题不大,几个月时间就能搞出一套生产线来。
这一时期,华夏已经可以生产胶鞋等,例如大中华橡胶厂是今年投产的,采取的是日本的设备和技术,后世还能生产轮胎等制品;华夏还有生产电风扇的,电机都是自己生产的,华生牌电风扇已经是市场上的主要品牌
所以说,陈光良一开始就知道,‘豆奶’的工艺不会太复杂,如今来看,果不其然。
实际上,最近陈光良将一半的精力,都放在了《东方日报》的筹备上。
他亲自培训编辑、记者,亲自应聘新加入人才事宜,很多事情他都是亲自抓,这样他才放心。
12月中旬,东方报社。
陈光良在办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