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43章 反击来了

第143章 反击来了

    第143章 反击来了 (第1/3页)

    陈光良何许人也?

    此时的沪市,绝对是最热门的新闻之一。

    有报纸就刊登了关于陈光良的身份信息:

    两年前还只是一名人力车夫,不错,就是如此低的社会出身,仅读过三年私塾。

    然后合伙购入黄包车,并逐步发展成车行,有媒体甚至影射长江车行的租金最贵,将陈光良污蔑为黑心老板;

    又‘空手套白狼’进入地产行业,开发了‘幸福家园’等三个新式里弄,塑造成投机者。

    再大肆借贷,购入大量的愚园路地皮,将那些乡下人的土地尽数便宜购进,塑造成奸商。

    最后便是购入濒临倒闭的《商报》,用钱开路,免费送报,让一份新报一跃成为第四大销量的报纸(沪市)。

    虽然,这些言论都是不友好的,但很多读者都感觉到不对劲——这也太传奇了吧?

    一个如此不堪的年轻人,白手起家居然可以将产业横跨出租车行、地产界、报业三大产业,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在3月18日的《东方日报》中,刊登了一篇文章,也就是陈光良写的关于《东方日报》的办报理念,但是以《东方日报》名义写的。

    当期的销量已经突破35000份,所以很多人都看到这篇文章!

    文章指出:《东方日报》的办报理念是——让读者不出门,也晓天下事;《东方日报》的新闻,不带着主观思维去下定论,因为在本报看来——报纸不应该以势压人,说某人怎么样怎么样,报纸没权去定罪,或控诉某人,我觉得它们报纸这样做是不对的。同样,报纸在转载某些学者的言论时,理应慎重的标注‘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本报言论’;毕竟热衷政治者,较多的是一无所有的人。

    大文豪鲁迅特地购买了《东方日报》,看完后点评道:“这个《东方日报》还是值得观看的,办报的理念也不是那么俗,是人之常情。只是最后一句,我不太喜欢,热衷政治者,未必是一无所有!”

    怀孕的许广平接过报纸,看了一会说道:“人家说的是较多,而非全部。而且像你这样的,并不是热衷政治,而是警醒世人。”

    确实,《东方日报》这里面的‘热衷政治者’,还真不是指的是进步人士,而且也看得出来不是这个意思。

    鲁迅点点头,说道:“我听章其华讲过这个陈光良,和这几天的舆论是有些冲突的,人家对人力车夫是很好的。仅让人力车夫入股入伙,就超过绝大多数的车行老板,且人家还发明了三轮黄包车,将彻底改变人力车夫的处境。”

    三轮黄包车是谁发明的,目前报纸上并没有给出,此言定是章其华教授介绍自己朋友时的欣赏而已。

    许广平说道:“这样啊,看来是各家报纸的竞争导致,果然不能全部相信。”

    另外一边。

    徐志摩看完《东方日报》后,说道:“一个投机者而已,所谓的不参与政治,不过是怕得罪国民政府,但又害怕失去知识份子的读者而已。”

    陆小曼此时哈切连天,显然是要吸大烟的前兆,她回道:“管他怎么样呢,到了下个礼拜四,记得每天买一份,万一中奖,也图个喜庆不是!”

    徐志摩看了一眼陆小曼,满眼都是宠溺的说道:“知道啦”

    其实陆小曼不能说不是一个好妻子,毕竟她动过手术,不能生育,但身体又不舒服,只能抽大烟缓解。至于生活奢侈,她本人出身富豪家族,总不能嫁给你徐志摩就要跟着吃苦。

    总之,做为一个现代化的女性,陆小曼是不会为了婚姻,而改变自己的,除非徐志摩死了!

    3月19日,《东方日报》刊登了章其华教授的一片文章:

    文中介绍了《骆驼祥子》这篇文章诞生的过程,更重要是以《骆驼祥子》作者的身份,介绍了‘长江车行’发展的一些过程,特别是八成以上的人力车夫都是长江车行的股东,是上海滩唯一的让人力车夫收入增加很多的车行;文章还指出,长江车行的老板陈光良先生,一直心系做苦力的人力车夫,发明三轮黄包车,并在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