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54章 一代人

第154章 一代人

    第154章 一代人 (第3/3页)

良,严仁美本来还有好感的,现在开始荡然无存了!

    很简单,因为她不想急着嫁人,而是想读书。

    偏偏陈光良这么早,就向她父亲请求,这自然让严仁美很不高兴。

    “还说允许我继续读书,呸,都不是我什么人,凭什么干涉我呀!”严仁美捏紧小拳头,自言自语道。

    “啊切.哈切”

    陈光良无缘无故的连连打喷嚏,顿时感觉莫名其妙。

    他身体可是‘超人身体’,至今还没有生过一次病,连小感冒都没用过,居然连续喷嚏。

    当然,他也没有在意这个!

    总从上门求亲后,他也没有一直在想这个事情,一开始也只是先占个位置,避免被人抢走而已。

    如今既然已经上门说明白,那么严家怎么也得优先考虑他不是!

    他也说不上是对严仁美非娶不可,只是他前世阅女挺多,对结婚的对象不是那么非常看重各方面的感觉。

    严仁美符合他两点要求:长寿、门当户对,其她就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陈经理”

    “你们来了,正好找你们开一个会!”

    黄春荪、张静庐两人走进来,陈光良邀请两人在沙发上坐下,自己也随后坐下来。

    三人形成《东方日报》的舆论方向的舵手,一般是由黄春荪、张静庐拿捏,两人意见不同时,则交给陈光良拿定主意。

    《东方日报》的主张是:公正、公平、公开,三‘公’原则。

    和《大公报》的‘四不’主义有些像!

    公正,那便是不偏向某一D派(实际上还是不会得罪政府太狠,有个度,涉及敏感言论都是不做裁判,只公正报道)。

    公平,自然就是不做裁判的言论,不做主观评论(报社的编辑如此,对外面的投稿人不设限制)

    公开,则是向读者公开,不接受任何人的献金。

    陈光良首先说道:“大家都牢记我当初定下的‘三公’原则,我是很欣慰的。不过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大家可能稍微有些理解出入,所以对一些时事评论不够犀利。我来举个例子,倘若南鲸方面尚未有某方面的定调,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有着独到的见解,供其参考;就算本报社不行,那么我们的供稿人呢?总之,我们也不要抛弃知识分子嘛!”

    两人有些明白,这位又想拉拢知识分子,但又不想得罪总司令和南鲸政府,所以才如此说。

    黄春荪当即说道:“行,这方面我们再改改,对一些时事加以关注和评论。”

    具体的度,只能交给黄春荪、张静庐两人。

    当然《东方日报》整体肯定是倾向南鲸政府的,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对于那边基本不报道,就算报道也是和《新闻报》、《申报》差不多的论调(《申报》虽然不受南鲸政府喜,但本质上还是倾向南鲸政府,更多可能是批评)。

    随后,陈光良‘厚着’脸皮说道:“最近我写了一首诗,麻烦替我发表一下!”

    总编兼副总经理张静庐,好奇的接过纸条,只见上面写着:“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好诗,好诗黄协理,你看看!”

    “嗯,果然是好诗。这首诗是对我们这一代人最好的印证,虽然只有聊聊两句话,但却胜过千言万语。”

    张静庐补充道:“也正好印证我们的报纸,吸纳知识分子的决心!”

    陈光良连忙说道:“向《新闻报》看齐,不要学《申报》,当心麻烦!”

    他就想显摆一下,可没真像介入政治!

    “明白”

    “陈经理放心,我们知道的。”

    怎么能放心,陈光良寻思着,要不要什么时候卸任这个总经理,当个幕后老板算了!

    再等等吧!

    史量才那么跳,也是1934年后才被暗杀,而且似乎是在1932年后才开始彻底和总司令撕开面子的。

    所以,自己这种小打小闹,顶多是和《新闻报》一样,算不上什么!

    如今自己好不容易将《东方日报》发展成7万多份的报纸(北平和武汉周边2万份),将《申报》和《新闻报》双双拉到13万份的程度,又怎么心甘情愿让出‘权利’宝座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