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55章 结怨

第155章 结怨

    第155章 结怨 (第1/3页)

    陈光良再次成为沪市的名人,这次不再是是充满‘铜臭’的商业行为,而是因为撰写的一首诗。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诗让全国的知识分子,都感受到莫名的鼓舞,对《东方日报》的好感度大增,纷纷购入其报纸阅读。

    鲁迅:“奇才啊!不仅仅是商业奇才,更是一位全能的奇才。会研发三轮黄包车这样的利民物件,还会作出这样一首好诗。”

    徐志摩:“肯定是请人代写的,如此粗俗的一个商人,岂能写得出这样一首好诗。”

    章其华:“我就知道,他的文学天赋很厉害,至少比我厉害!”

    陈光良本人也没有想到,仅仅是想出一下风头,但效果确是如此的好。

    不仅让《东方日报》得到一些知识分子的青睐,也让他本人成为有学问的商人。

    中西女中。

    严仁美拿着一份《东方日报》看了起来,这是她自己购买的。

    自从上次父亲给他说了那个事后,虽然没有逼迫她,但她也在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了解一些陈光良这个人。

    了解的渠道,也只有买份《东方日报》,再有意无意的打听一些事情。

    截止到目前,她知道陈光良做生意非常厉害,被人称之为‘商业奇才’,生意横跨租车行、地产、报业、制造业等,几乎很多领域都创造了奇迹。更为关键的是,陈光良出身贫寒。

    “他是不是真的有看重知识?”

    抱着这样的疑问,严仁美觉得有必要重视。

    因为陈光良第一次表现出的‘英语’水平似乎很高,一点不像只读过几年私塾的人。以及还说允许自己继续读书,这说明他对知识很看重。

    “呸,他凭什么管我,我才不想那么早嫁人!”

    仅凭一面之缘,就像俘获女孩的芳心,简直是痴人做梦。

    此时的严仁美如果能自主决定,一定是果断拒绝陈光良的提亲。

    “咦,这首诗很不错.居然发表者叫做陈光良,莫非是他?不会吧,他一个商人怎么会发表诗?”

    “仁美,你居然在看报?”孔令仪从背后突然袭击,笑道。

    孔令仪是财政部的女儿,也是严仁美的同学兼闺蜜,上次因为父亲不肯,所以没有参加春游。

    事实上,她是严仁美最好的朋友,严仁美也经常去孔家玩。

    “咦,还是《东方日报》,就是上次那个追求你的陈光良家的报纸呀?”孔令仪继续调侃道。

    上次她虽然没去,但大家却告诉了她路上发生什么事情。

    中西女中多美女,而现在最出名的便是‘八美’,分别是严仁美、孔令仪,还有时任财政部次长张寿镛的女儿张涵芬、上海实业界大佬黄楚九的千金黄惠宝、中国驻法国大使的掌上明珠唐民贞、福建富商林家的小姐林樱、苏州洞庭席家的外孙女沈幽芬、英美烟草公司沈昆山的女儿沈燕,个个都出自豪门世家。

    严仁美脸一红,说道:“什么呀,人家就是和聊几句话,被你们传得乱七八糟的!”

    “哈哈,你脸红了!”

    “看我挠你痒痒”

    6月中旬的一天,美国人‘费信敦’转任工部局总裁(工部局的最高行政首脑),为此工部局举行了盛大的酒宴,并邀请公租界的名人和重要纳税人前来参加,陈光良也在受邀请之列。

    工部局,是公共租界的最高行政单位,它有一个九人组成的‘董事会’。

    里面有各国的人担任‘会董’,虞洽卿、贝祖贻便是工部局的华人会董,是华人在公租界能混到的最高位置。

    陈光良来到酒宴现场,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瞩目,这个年轻人是谁?

    虞洽卿还是很给面子,为陈光良做了介绍,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一年盖了上百幢楼卖出,并且刚刚以238万大洋的天价买下大华饭店的上海滩新贵。

    中银上海分经理兼首批监事贝祖贻,便说道:“不得了,你现在可是工部局纳税大户了!”

    陈光良谦虚的回应道:“可算不上,只能算小户!”

    今年的4月,工部局的纳税华人会举行第八届代表大会,虞洽卿以纳税大户并当选工部局的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