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62章 大炒黄金

第162章 大炒黄金

    第162章 大炒黄金 (第3/3页)

集中在地产、金融上,其它产业只能兼顾一下。不过好在所有产业都已经企业制度完善、公司管理层良好运行,不会出什么大纰漏。

    会议室里,陈光良和《东方日报》的管理层开会,另外两名股东虞洽卿和杜月笙并没有到,因为陈光良基本不请他们开会。

    给人的感觉,就是在骗他们的钱!

    当然现在也有报应了,他听说虞洽卿痛宰了永安公司二十万大洋,才转让永安储蓄银行这个招牌。

    本来他是应该有分红的,至少也得三万大洋,虞洽卿都是亲口大洋的,只是事情过去快一个月时间,虞洽卿压根没有表示。

    陈光良明白,不是他忘记了,是他压根不想给!

    在小本本,给他记一笔。

    至于杜月笙在《东方日报》的参与,基本都是以洪雁宾为代表,所以他无需亲自来,毕竟洪雁宾算是他的得意门徒。而陈光良也给予洪雁宾一定的权力,最多是在内容上排除他干涉。

    “第一个事情,是关于《东方日报》涨价的事情,你们有没有做好准备和调查?”

    现在《东方日报》销量都在8万份以上,按理一年赚个十万大洋没问题,但实际上他们现在只是收支平衡。

    黄春荪当即说道:“已经调查好了,目前《东方日报》的读者是比较忠诚的,读者多为大众化,其中又以富裕、白领阶层为主.根据这些调查得知,涨价是毫无问题的,本身我们也卖得便宜,已经是被《申报》和《新闻报》多次指责!”

    同样的张数,甚至《东方日报》的内容还全面化一些,但为什么你价格还是2.5分,不被同行骂才怪。

    但《东方日报》的背景是‘宁波帮’和杜月笙,他们又能如何呢?

    目前沪市最有权势的人,有人说是史量才、杜月笙。

    史量才是《申报》老板、《新闻报》大股东,曾有人说:“总司令有百万兵,史量才有百万读者(夸张的说法)”,故史量才确实很有权势。

    史量才不仅是报业的大老板,实际上自身也非常富裕,当年做报纸时,已经是富商一个,家产怕是也有百万级别(含固定资产)。

    “好,既然这样,《东方日报》涨价至3分5厘,比《申报》少一分即可!”

    黄春荪点头说道:“这样一来,我们《东方日报》一年十万以上的利润,便不是问题了!”

    并不是报纸销量越高,利润就越大。

    《申报》销量十二三万,一年利润也就这个规模,可能稍微多一点点。

    所以《东方日报》现在已经不追求销量了,稳定在8万以上就行!

    接下来,陈光良说道:“马经狗经在我们的副刊上,多多少少有些影响报纸的名誉,我们不妨将其拿下来,单独发行成‘单张’,就叫做贴士,英文名Tips。这部分内容移除后,副刊上的内容便多增加一些名人评论、名人八卦、连载方面的内容。”

    张静庐马上站出来说道:“对的,一开始我们是为了销量,如今我们销量已经稳定,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单独发行,而且贴士可以直接定价获利,再接广告就更能获利;同时,还不影响《东方日报》。现在单独进行发刊贴士,也可以只是在赛马场和赛狗场进行售卖,将影响力降低最低。”

    单张贴士的价格再贵,对于赌徒来说也不值一提。

    东方报社已经组建了一个撰写马经和狗经的编辑团队,自然也不能解散。

    “行,这事就这样确定!”

    接下来,洪雁宾说道:“东方报业大厦的事情?”

    意思是询问进度!

    《东方日报》在愚园路东段,静安寺附近,买下两亩多地,代价是5万大洋。

    陈光良说道:“已经让庄俊建筑事务所设计,很快建筑图纸就出来了,高七层,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造价仅需要20万大洋。”

    造价贵与否,选择用的材料和设备、以及建筑面积。

    众人大喜,毕竟这个代价完全可以承受,也就是两年左右的利润!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陈光良的掌握依旧存在,特别是黄春荪已经倒戈,张静庐等编辑、记者团队又是他的死忠。

    当然,目前陈光良和一众股东也相处很融洽,《东方日报》也不去发表关于杜月笙的坏新闻,也不去发表关于总司令的坏新闻,总之相当于‘温和派’,和《新闻报》比较路线相同。

    只不过在某些地方,《东方日报》比《新闻报》做的更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