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76章 外商和华商的交锋

第176章 外商和华商的交锋

    第176章 外商和华商的交锋 (第1/3页)

    1月底,是农历新年。

    由于南鲸政府取消春节,所以沪市的各大企业也无需放假。

    不过在沪市以外的地方,却爆发了很多冲突和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引得各家媒体竞相报道。所以说今年是抓得最严的一年,也是激起民间反抗最厉害的一年。

    时间,在这种荒唐中过去。

    很快,来到1930年的2月。

    这一天,东方报业发行‘半月刊’杂志《资本》,印刷了足足1.5万册.

    在1926年时,《良友》杂志创刊,印刷的是7000册,便算是一炮而红。如今,《良友》的销量已经高达近四万份,销往全球。

    而如今,《资本》背靠《东方日报》这颗大树,事先又进行了大肆的宣传,故信心十足。

    《资本》创刊号的封面,并没有学《良友》的美女封面,而是选择用‘金币垒砌’来替代;封面上面还有很多‘预告性’文字,例如:世界经济迎来大萧条、教你如何守住财富、谁是清末民初的华夏首富等。

    《资本》采取‘影写凹版印刷’工艺,质量比市面上的杂志更加的高,一共是36页。

    《资本》创刊号可谓‘干货满满’,特别是陈光良的刊文,详细讲述‘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正在发生’、‘黄金价格前景展望’、‘日本侵略东北的可能性’。

    这里面陈光良点了日本侵略东北的可能性,显然他现在也是不怎么担心日本特务,毕竟他有绝技防身。

    《资本》杂志一出,再次在沪市的商业圈引起巨大的反响,基本上经商、从政的人,都会选择购买。至于一些知识分子,也有部分会选择。

    很多人,都是冲着‘陈光良’和《东方日报》的名头购买的!

    “世界经济正在经历大萧条,凡是工业国家都不能幸免,难道真如此吗?”

    “肯定呀,陈光良刊登的文章,那一定是没得错了。人家能从《东方日报》的通讯社得到海外的信息来源,再加上人家擅长商业经济的分析,一定没错了!听他的,赶紧去购买黄金保值,才是正理!”

    这时候,上海的金银汇率已经攀升至43,而且上海的金商频频通过走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黄金。在这一点上,甚至是反应快过欧美国家,要归功于《东方日报》。

    “这个日本也是工业国家,一旦其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日本经济也必将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那么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一定会选择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进而图谋华夏的东北!”

    “分析的很有道理啊,东北军应该未雨绸缪,及时防备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陈光良在分析中,只是讲日本一旦受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影响,那么一定是军国主义思想抬头,图谋华夏东北来转移矛盾。

    他的观点之中,只是分析这种事情的可能发生性,并没有主张南鲸政府该如何如何、东北军该如何如何。

    所以他也不怕得罪南鲸政府,毕竟他的措辞还是很保守的,只是在就事论事而已。

    在上海金业交易所里,此时交易繁忙,声音充斥着整个交易天井。

    最近一个月时间,标金从415左右,已经攀升至430左右,这不是陈光良的功劳,因为海外黄金市场在涨。

    期间,程霖生也尝试着‘卖空’,只是事与愿违,多方的力量一直很大。

    “又来这一套?”程霖生看着《资本》杂志上的正文,忍不住讲道。

    吴桂贞凑过来看了一下,随后说道:“现在还不到月底,他就算利用舆论拉高,也不是最后的交割价格。老板不妨暂停卖空,等这个杂志过一周时间,舆论降一降再卖空。”

    程霖生是坚定‘卖空者’,但也不是‘十足傻瓜’,很快就接受吴桂贞的建议,并道:“行,要真是把标金价格炒到440,那我们就大手笔卖空。不对,从435就可以大手笔卖空了!”

    市场就是如此,有人是看多,有人是看空;

    陈光良也不是绝对的风向标,很多人持‘看空’观点,也不会轻易转变;更何况,标金从去年10月的405点,已经涨到430点以上,又得有多少人认为——已经涨到头了,转而做空呢?

    吴桂贞此时提醒道:“老板,听说孔祥熙也在做多标金,你说他和陈光良会不会勾结在一起?”

    程霖生闻言后,不仅没有感到害怕,反而笑道:“在这个领域,谁来都是一样的,他们两个联合起来,也不会有我的财势雄厚,不足为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