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我真的只是为了忽悠港商 (第1/3页)
一九八七年沪海作为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连停泊巴拿马级货轮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说让卫东去跟沪海造船厂说你们要准备造超巴拿马级货轮,人家肯定觉得他是十三点。
要不是老钟调和,多半要打电话举报送让卫东去宛平路600号吃伙食。
就现有的两座集装箱码头,还是最近几年建的。
水深限制了只能停靠一万多两万吨的集装箱船,用门机慢慢装卸,岸桥也是刚进口安装。
所以百分之六十的进出口箱子得到HK或者神户去中转。
就先装上小点的货轮,拉到那边去换远洋大轮,这效率、成本,都导致了出口总量怎么上得去。
让卫东有点各为其主的意思:“整个粤东地区,只有粤州港可以停靠一万多吨货轮,所以基本都是在那汇集装船,拉到HK去中转,方老他们招商投资局在珠江口搞这个鹏圳西区码头,靠着潮水能装卸三万吨级货轮,这次沪海港机过去装上岸桥后,业务能力大大提升,据说招商投资局还在争取设立海关,这样可以独立处理外贸集装箱,整个华南地区的外贸产品就能简单高效又低价的送出去。”
沪海市里面几位本来在各忙各,陆续过来坐下参会,现在听得都是忍不住五指梳头,强烈的时不待我感。
“鹏圳追赶得很厉害呀!”
“经济特区果然有特区速度……”
“沪海不能在这场追赶里面被甩开差距!”
但也有熟悉这方面业务的疑惑:“沪海现在停靠船舶吨位的确上不去,装卸速度也不行,哪怕这样去年还是压了很多船舶在那排队装卸,鹏圳港……主要是给HK港做喂给服务吧,你怎么又在捣鼓超大船,他们也停不了这种船。”
让卫东还不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熟悉业务:“港口自身条件有水深和装卸设备的限制,当然还有个核心问题就是建了码头有没有船来靠,有没有这么多货运出去。”
马上有人点头:“沪海出口贸易的货物多年来就积压,是码头制约了外贸出口规模,也是远洋货轮限制了出口量……”
还给其他人解释:“货轮不是说你想停就随便停,整个国际航运市场掌握在欧美国家手里,刚展开远洋航运的内地港口,不在人家的国际航运联盟的布局网络里,船舶都挂靠在HK、坡县、神户这类枢纽港,我们只能中转。”
让卫东形容得更贴切:“就我们这条件还不够好,公交车、客运班车不在我们这设固定站点,就只能靠小三轮、抱鸡婆去公交车站往返接送。”
真就比较才能知道差距。
以前是完全封闭起来,觉得沪海已经多高大上了,通电上网之后才知道差距还很大。
同班同学还在疯狂追赶:“现在粤东地区各种加工外贸出口的产业增长很猛,稍微提前点发展,免得未来限制了出口贸易,那时候再来扩大运输港口码头建设就贻误战机了,所以货不是问题,限制主要是船,如果国际航运不在我们这设站点,就永远被他们居高临下盘剥吗,或者说白点就是永远让HK吃这碗中转饭吗?”
让卫东说得是真直白:“不可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外贸市场,怎么可能被那点弹丸之地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