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 (第3/3页)
,就在这个初始规划里面占据两成股份。
但每一栋楼又要看他能参与投资多少,不然一栋栋建起来分下去也就是个百分之一到千分之几的小股东。
昨天还在卖几港币一个皮饰手环的粱嘉辉,仗着跟让卫东穿一样的球衣,娴熟扮个随从秘书的样子,旁听了这场从寒暄到拍板的商业规划。
亲眼目睹只是一堆散兵游勇的篮球鞋柜台,十几张插着可乐、饮料宣传广告遮阳伞的桌椅,外加个临时拼凑的私人篮球馆,就蜕变成总价值肯定上百亿,甚至会上千亿的超级地产项目!
可以对比下,整个HK最贵的商业地产项目,就是尖沙咀占据老码头的海港城,从六十年代规划,现在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但零售额已经占据HK的百分之十.
整个地产规模估计到九十年代能价值上千亿港币。
实际上三四十年后,每年收租都超百亿!
而那座码头只有六百米长。
这里一公里。
之前老亨一直不甘心把这里平平无奇的改造成商住楼,总想搞成那样下金蛋的凤凰,无奈距离最热炒的核心地块两三公里外,没想到让卫东真可以用体育热度来带动。
而且对他也没什么风险。
本来就是改造建楼,这套做法纯粹就是拉升溢价暴利。
尤其还拉进让卫东这么个“实力背景都雄厚”,又有“操作能力”的合作者。
因为这个规模,连老亨都承受不住,得把这家公司上市,从金融市场上去募集资金来建楼。
整个项目中股东被稀释或者放大的过程,就在这家上市公司里。
从来没炒过股,但手握沪海股市最早原始股票的让卫东根本想不到这么复杂,只装模作样的漠然点头嗯,一步步来吧。
显着他好像多身经百战似的。
所以旋即成立的海滨体育城项目设计事务所,他要求塞自己的设计师进来起码担任二把手,也显得像是要控制局面的制衡手段。
老亨看看他面无表情的样子,都思考掂量下才同意。
天晓得这货仅仅是叫刘晓勇过来多参与学习,也不晓得刘晓勇会不会被灭口或者围猎。
在HK能参与引领这种规模的设计师,哪个不是金光灿灿的名校顶流。
那家伙就是个半路出家的基建团测绘员,然后到并不闪亮出名的华盛顿州立大学建筑学院进修了半年而已。
真就是步行,把这一千米长的码头岸边走了遍,现在停满了各种废弃的起重船。
未来就是这两个男人,就可以把这里改天换日。
让卫东还指着中段比划:“就这里凸出,侧面像手表发条钮那样,搞个游艇码头,又能顺便搞几个水上项目……对,风帆舢板之类?”
他突然想起来,HK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好像就是风帆,对吧,当时在两岸三地都特别热烈,真是全国上下都在为HK开心。
这事儿必须张罗好。
不能因为自己打岔就给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