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372章 虚实相接

第372章 虚实相接

    第372章 虚实相接 (第2/3页)



    除非,己方的设想从一开始就错了,除非引力子的性质与己方之前的理论计算存在较大偏差。

    那么,该做第二手准备了。

    李青松一边召集大量的智慧生命科学家,展开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会、讨论会,不断交流碰撞新的想法,探讨新的可能性,一边继续维持着这两项探测任务的进行。

    时间继续悄然流逝着,转眼间便到了第五年。

    气态巨行星内核探测计划,与引力望远镜探测计划仍旧一无所获。

    不,不能说是一无所获。

    除了引力方面,在其余方面李青松倒是收获了许多东西。

    在平均每天1000万例以上的中微子撞击事件之中,李青松的中微子天文学大幅发展,对宇宙演化、大尺度纤维状空间结构、各种极端天文现象、河系合并、星系早期变化等等领域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持续不间断的气态巨行星内部观测,则让李青松对气态巨行星的内部结构、物理变化,乃至于恒星的演化等等,也有了大量的资料和科技积累。

    这两个探测计划并不能说是“赔钱”的。

    将当初投资额看做100块的话,这些收获大约价值150块,对于李青松来说仍旧是赚的。

    唯一的问题在于,李青松当初投资100块,是希望能实现1000块的收益的,此刻却只赚到了150块。

    对于李青松来说,赚的少,就等于是赔了!

    并且这150块还是以其余方式呈现,并不是自己最想要的类型,这就有点难搞了。

    李青松轻轻叹了口气。

    “之前的道路走错了么?那么……正确的路在哪儿?”

    时间悄然流逝着,转眼间便是20余年过去。

    这些年之中,科学家们和李青松一道,进行了无数种猜想,进行了无数次理论计算与推演,但始终没有找到一种数学上可以自洽,且与现有物理数据相契合的理论模型。

    长时间没有突破,李青松心中开始隐隐有些忧虑。

    原因很简单,20年的僵持而已,对自己来说算不得什么,但对于那些来源于各个种族的智慧生命科学家来说却有些承受不住。

    智慧生命是需要正向反馈的,精神状态是需要维持的。长时间的毫无进展,很容易打消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最终导致一潭死水。

    但最终李青松担心的事情并未出现,因为海默蓝站了出来。

    李青松看到,以副元首身份统领所有智慧种族的海默蓝甚至先于自己察觉到了这一点隐患。早在数年之前便开始筹备,在科学家们渐渐丧失进取心和自信心的苗头刚一出现的时候,便开始了着手应对。

    各种各样的活动,譬如星际探险、文化交流,各种联谊会、娱乐会,各种影视作品等等轮番上阵,更是从最根本着手,全面塑造了每一个智慧种族最基础的社会舆论,让所有人对科研学者抱有更为宽容、包容的心态,竭力降低着参与这一次基础理论攻关的科研学者们的压力。

    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他们正向激励,让他们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的这一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收获战果的战争中去。

    转眼间又是30余年过去,距离此次攻关被卡住已经有了足足50年。

    李青松先是震惊,然后喜悦的察觉到,所有参与攻关的科研学者们仍旧还保持着如同50多年前,这一场“战争”刚开始时候的积极和乐观态度,自己所担心的一潭死水的现象丝毫没有出现。

    “这个海默蓝真是个人才啊。”

    这一刻,李青松也不由得感叹。

    换做自己都恐怕做不到这一步。

    这不是投入多少管理力量、投入多少克隆体的事情,而是能否全身心投入的事情。

    掌管着一整个庞大的文明,各种事情千头万绪,李青松很显然没那么多心力和精力去管智慧生命科学家们的心理问题。

    而现在,海默蓝代替李青松将这一责任承担了起来。

    “海默蓝干的这么好,也该想办法再奖励他一下。”

    想到这一点,李青松又有点犯愁。

    各种物资层面,乃至于耗资巨大的定制化基因优化方案等等待遇,身为副元首的海默蓝早已经拉满,实在是奖无可奖。

    总不能把元首的位子让给他做吧?

    想了想,李青松干脆将海默蓝叫了过来,亲口询问他的意见。

    海默蓝却笑着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李青松完全没想到的答案。

    “元首,能让我做事,给我平台做事,且做的是有意义的事,对于我来说就已经是最大的奖赏。”

    李青松心中感叹一声,肃然站起,庄重的和海默蓝握了握手。

    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青松知道,只要智慧生命科学家们能继续维持着这种状态,那,用不了太久,突破一定会出现。

    李青松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原因很简单,普通强核文明尚且能突破为引力文明,此刻自己麾下不仅汇聚了二十个种族的智慧,自身还具备如此庞大的工业实力,结果自己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向,突破不了?

    不可能的,这不合理。

    在绝对的信心之下,李青松再度投入到了似乎永无尽头的理论分析与计算之中。

    果然,就像是李青松所预料的那样,数年时间之后,从一个极为边角的地方出现的一个突破逐渐浮现在了李青松面前。

    那是伴随着数学的进步,出现的一个关于规范玻色子运动方程解析解的突破。

    这个全新的解析解原本还未引起李青松的注意。它就像是一株野外的野草一般,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静静生长,然后,越长越大,越长越大,当研究者偶然回顾的时候,才发现它竟然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研究团队的成果公布之后,先是引起了一些临近领域科学家的关注。

    他们将这一份研究成果引入到自己的领域,意外发现竟然解决了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