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鸟枪换炮的微博,投降的新浪,颜家菜,好儿媳 (第2/3页)
这场会议。
与曹总所想的激烈讨论不同,会议气氛要压抑的多。
越是这样越麻烦,说明一些人已经麻木和对公司不抱什么希望了,说不定已经开始找下家了。
见此,曹总不得不主动引导会议讨论。
除了沉默的半数人,余下半数分为两派,一个支持放弃,一个支持不放弃。
支持放弃的理由很简单,拼不过,及时止损,然后布局其他业务,断臂求生。
不愿放弃的也有自己的理由,新浪已经投入很多成本了,现在放弃,等同这些投入全部浪费,如何和各方交代。
而且谁又敢保证,新布局的业务会成功,说不定下场比微客还惨呢。
现在博客还有些底蕴,微客也不是毫无亮点,再加一笔钱,就算拼不过微博,保三争二,也是一条活路。
曹总心里摇了摇头,他其实对微客是不甘心的,不想放弃。
但他很明白一件事,微博这种社交平台的竞争是赢家通吃。
和平共处很难,至少现阶段的市场,容不下微客和微博两家。
他如果是颜礼,绝对不会手下留情,肯定在优势占尽的情况下把微客吞吃殆尽,让微客从此对微博毫无威胁。
要么退出,要么死战到底,就这两个选择。
曹总一直沉默,直到两派无法说服对方,把眼神看向曹总,他才终于艰难开口。
“给微博发出邀请,询问他们愿不愿意收购微客和博客,我们接受现金+股份。”
此话一出,宣布了新浪彻底放弃微客和博客。
不过曹总到底不是凡人,没有像放弃派想的那样将几个业务低成本运营,而是准备打包卖了。
卖了,不仅可以得到钱,给新业务增加底蕴,甚至入股微博算是新浪的重大投资利好,可以减弱放弃微客的负面影响,说不定坏棋变好棋。
只不过……微博会买吗?
新浪高管提出疑问,曹总信心挺足:“我觉得颜礼会买。”
微客和博客还是有不少高价值的技术、用户、内容,对微博是一个不错的补充。
同时,新浪如果入股微博,双方可以达成合作,新浪的各种互联网和媒体资源也都可以和微博对接,更添助力。
当然,最最最重要的不是新浪能给微博带来多大好处,而是微博不收购微客,新浪很可能把微客卖给企鹅。
企鹅有钱有流量,但缺的就是媒体资源和相关内容、用户。
如果收购微客和博客成功,企鹅滔滔将得到蜕变式成长。
微博或许可以不在乎新浪带来的各种好处,但不可能坐视企鹅、新浪联手,给自己制造一个难缠的对手。
对于微博来说,这种防御性收购,某种程度上比战略性收购更重要。
“既然如此的话,咱们为什么不直接和企鹅合作?”
有高管询问道,被微博按着摩擦了这么久,不少人心里对微博是有气的,更愿意看微博吃瘪。
“很简单。”
曹总说出自己的答案:“我更看好颜礼,觉得微博会赢,与赢家合作,利益可以最大化。”
…
颜礼很快就知道了新浪的打算,不得不说,曹总这操作确实给他将了个军。
微客和博客对微博的价值没那么高,收购可以,不收购也可以接受。
但如果新浪把这两个平台卖给企鹅滔滔,就是颜礼不可以接受的了。
在颜礼心里,企鹅是比新浪要强得多的对手。
别看微博和微客拼的凶,企鹅滔滔存在感不高,那是企鹅没怎么认真打。
如果企鹅滔滔补齐短板,对微博形成威胁,引得企鹅改变想法,加大投入,那就真容易弄成拉锯战。
至少企鹅不像新浪那么穷,几亿美元还是烧得起的。
思虑再三,颜礼点头同意和新浪接触看看,了解一下那边的想法。
如果能以较小代价的解决一个强敌,何乐而不为。
反之,条件谈不拢,那就没办法了,反正颜礼一直都有和企鹅开战的心理准备,接着磕呗。
不过,不管怎么着,新浪算是被打崩了,颜礼心情不错,开车来到恭王府附近的一家饭店。
饭店门脸不算大,装修略带古风,挂了一块木匾,上写三个大字——颜家菜
进了门,有个服务员过来招呼:“不好意思,先生,我们这还没有开业。”
“没事,我和你们老板熟,让他给我炒两菜。”
颜礼摘下墨镜,服务员微微愣神,似乎认出了他,赶忙去了后厨。
片刻后,一个胖胖的身影出现在大堂,正是颜礼的亲爹老颜同志:“你怎么来了,小王,拿瓶饮料。”
春节后,老颜同志和张红经过讨论,同意在京城开店。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已经基本差不多了,现在计划在近期选个黄道吉日开业,颜礼也是知道如此,特意过来看看。
服务员小王应了一声,取了一瓶饮料,然后去了前台那,表面干活,眼神一个劲的往这瞅。
颜礼好奇:“这服务员哪来的,不知道咱俩关系?”
“你妈招的,好像是鲁省的,具体我不清楚,我只管后厨。”
老颜同志摸了摸肚子:“至于咱俩关系,我又不是神经病,逮谁给谁说颜礼是我儿子,就算我说了,你又不露面,谁信啊。”
“……”
颜礼想想也是,又不是老家亲朋好友吹牛逼,当着一帮新员工,也不算熟,没必要吹嘘自己儿子。
“装修好了,我还是第一次来,带我看看呗。”
颜礼从小在自家饭店长大,如今在京城开了家新店,虽然对比他现在的资产地位不算什么,但还是有一些小特殊的。
老颜同志没颜礼那么复杂,很为自己的新店高兴,带着儿子就显摆起来。
颜家菜这家店,有点私房菜的意思,面积和规模不算大。
前面也提到过,颜礼没指着这家店赚钱,就是给父母找点事做,顺理成章让他们留在京城。
不想二老太累,太大的店两人也管不过来,所以规模仅仅比老家的饭店强点有限,就这,颜礼还以中高端定位的说辞,说服父母请了一些员工。
整个饭店面积约300平左右,两个包间,大堂十张桌,员工包括父母一共是8个人。
依然是老家的配置,老颜管后厨,自己和一个老家带来的徒弟负责下厨,还有一个打荷切墩和一个洗碗杂工。
前厅张红负责,兼职收银,两个服务员,一个保洁卫生。
这已经是老两口能够承受的极限了,人再多真接受不了。
当初在老家,桌子也就少那么两张,就两口子干,顶多加个临时工。
现在这个配置,也是颜礼坚持,老两口知道自家不缺钱,儿子怕他们们累,加上饭店定位和老家不同,才同意的。
不然按照老两口最初的想法,招两个人帮忙,就能把饭店支应开了。
转了一圈,老颜同志询问颜礼意见,后者点点头:“还可以。”
颜礼不缺钱,又是自家房子自家店,装修不敢说顶配拉满,但也都是上档次的,比那些高端私房菜都不差。
环境好,老颜的手艺也好,菜价中等偏上,就算张红经营理念落后,服务方面差点,也估摸着少不了客人捧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