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炎黄子孙,仓颉造字 (第3/3页)
:“世间万物皆有其形、其性、其理,汝不妨从观察周围之事物入手,提取它们最显著之特征,化为符号。”
说着,白璟抬起手,指向不远处的的一棵树,那棵树高大挺拔,树干笔直,枝繁叶茂。
“汝能否想到用何样之符号来表示?”
仓颉闻言,目光紧紧盯着那棵树,陷入深深之沉思。
时间仿佛于此刻静止,唯有微风轻轻拂过其脸庞。
片刻之后,仓颉眼前一亮,他蹲下身来,用手中的树枝在地上缓缓画出一个类似树的形状。
白璟点了点头道:“不错,但要注意符号之简洁与统一,既要能准确表达,又要便于书写与记忆,阴阳相生,动静相谐,此乃道之根本。汝所创符号,亦当遵循此理。”
在白璟和女娲的启发下,仓颉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其思路逐渐变得开阔起来。
仓颉环顾四周,看到一只色彩斑斓之鸟雀在松软之土地上留下一串独特而规律之爪印,那些爪印错落有致,形状优美。
就在这一瞬间,仓颉之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想到可以用类似之符号来表示鸟类。
于是仓颉兴奋地在地上比划着,眼中闪烁着激动之光芒。
待他完成第二个字,想要对白璟和女娲幻化的老人表示感谢时,却发现两人已经消失不见了。
仓颉冲着两人刚刚写妖族文字的方向恭敬的行了一个大礼,然后便继续投入了造字的工作中。
在之后的日子里,仓颉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文字符号的创造中,他反复琢磨每一个符号的形状和意义,不断地尝试和改进。
日月交替,星辰流转,仓颉历经数年时光,终于,一套初步之文字符号逐渐在其笔下成形。
那一个个符号仿佛拥有着生命,它们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自此人族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
就在仓颉造字完成的瞬间,海量的功德灌入其体内,一路将仓颉的修为推到了大罗金仙。
而仓颉的大罗道果正是文道。
这是一种全新的大道,洪荒世界与混沌最大的不同便是,在洪荒世界中,大道不只有三千条,修士和凡人都有可能创造出完全不同的大道。
随着仓颉造字完成,人道气运变得越发昌盛。
女娲感知到人道气运的变化后,满意的点了点头:“此乃天地间之大造化,仓颉以凡人之躯,悟阴阳之变,通乾坤之理,创此惊世之文字,实乃道之显化。”
白璟却是语气严肃的说道:“人族文字一成,当引天地异动,或有祥瑞降临,亦或有魔障丛生。”
白璟话音刚落,天地之间仿若响起一阵雄浑宏大之轰鸣,其声震彻九霄,直贯幽冥。
仓颉创此文字之后,竟现“天雨粟,鬼夜哭”之异象。
上苍普降粟米,乃因世人得此文字,灵智顿开,慧根渐显,有此智慧之灵光,便能明悟天地之机,洞悉万物之理,从而创造无尽财富,开拓广袤福泽。
而鬼夜哭者,实因文字具昭彰之能,可揭露其诸般恶行,文字如浩然之光,驱散阴霾邪祟,令其丑恶无所遁形。
此乃天道循环,阴阳互济之理。
文字既出,道运流转,正气昌盛,邪祟自忧。
如此大的动静,圣人及洪荒一众大神通者亦感知到了天地之间的变化。
通天教主于碧游宫中抚掌大笑:“妙哉!仓颉造字,功在千秋,更是为人族截取了一线生机,日后便是人族出现了什么变故,失了这天地主角之位,有文字在,就可保人族传承不断。”
元始天尊于玉虚宫中亦是微微颔首:“此乃人族之进步,亦是天道之演化,顺应天道之举,为洪荒文明添彩,实乃大善!”
太清老子在兜率宫中睁开双眸,神色中带着几分忧愁:““字者,象也,象者,道之形也。仓颉所造之字,蕴含天地五行之气,阴阳交感之妙,实乃契合大道之杰作。
然文字之现,也不全然是好事,怕是会有一些不好的东西也会在人族之中滋生啊!”
西方大地,须弥山中。
准提长叹了一口气道:“师兄,这造字的功德又是与我们西方无关啊!”
“怪只能怪我们未能拿到三皇之师。”
“三清和女娲欺人太甚!”
“师弟莫急,近日师兄与那阐教的燃灯在梦中有过一番交谈,待到时机成熟,这燃灯于我们西方教定会有大用。”
仓颉的修为突破至了大罗金仙,按照人族一直以来的规矩,他便要去人族祖地首阳山了,成为人族的底蕴。
当然了,仓颉去了首阳山也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自由,仓颉可以随意离开,只是不能干预人族的发展了。
临行之前,仓颉将自己创造的文字教给轩辕黄帝,轩辕黄帝得到文字之后大喜过望,他也明白文字对人族来说意味着什么。
轩辕黄帝感谢过仓颉之后,便将仓颉创造的文字向着整个人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