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我们是在给心烛添柴 (第3/3页)
性的薪柴。
以柳云曦为例,她的心烛是“我要报恩”,在心烛点燃之后,她的愿力会在各种报恩的行为中,转化为可供心烛燃烧的薪柴。
但对于不同的修行者,哪怕是同样的心烛,适合的薪柴也会有所区别,所以就需要找到自己的本真,确认自己应该如何报恩。
柳云曦在通过实践和思想斗争后,选择了以身相许作为本真。而她在这一道上积累了足够的薪柴后,心烛境界达到了日月同辉之境,成为了所有试图走上这条路的人可以参考的道标。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离谱,那就换个画风——
一个孩童踏上修行之路的开端,就是开始读书,在经过了简单的通识教育与道德教育之后,他就要面临一个问题——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最开始很难回答,或者大多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愿望或者梦想,比如我想当太空人,我想当飞行员,我想当科学家云云,此时,想法还只是想法。
但随着学习的持续,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后,这个问题就会慢慢变得具体,它也许会升华,变成“我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许会沉沦,变成“我要成为可以随意欺负别人的人”,也许会平庸,变成“我要成为一个有钱人”。
但不管如何,这个目标,会变得越发具体,直至打从心底认可这个目标的那一刻,心烛就会被点燃。
然后,就将面对第二个问题——
【如何变成这样的人?】
这并非能够简单明白的事情,于是便需要学习前人的智慧,看看前人是如何成功的,在学习前人道路的过程中,人们会思考,会总结,最后得出一个自己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就是【本真】。
之后,通过不断的践行本真,让自己越来越接近那个目标,这个过程就会产出薪柴,令心烛越发明亮,实力也会越发高涨。
但这个体系,同样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放弃了梦想,修为便会一朝散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