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坐而论道

第二百二十八章 坐而论道

    第二百二十八章 坐而论道 (第2/3页)

以孚一刀又一刀地切下牛蹄角质,然后在切开病灶牛汁喷溅时发出过瘾的惊呼。

    毫无疑问,他爱上了修蹄。

    “小道士,没想到看这玩意儿这么解压,你说我回家也做这事怎么样?”

    赢琮发出了灵魂拷问。

    赵以孚一个回答不好,他就要沦为佞臣了。

    他很坦然地答道:“这个又脏又臭,你看看就好了,亲自动手会受不了的。”

    赢琮理解地点点头,觉得也是啊,他看看就好了吧。

    然而就在此时,赵以孚忽然间感应到了什么,扭头看向赢琮道:“我有个贵客要来,你……”

    他是想要劝赢琮回去。

    然而赢琮会错意了,他说:“没关系,我和你一起见见他吧,能被你当做贵客的,也不知是何等人物。”

    赵以孚听了只能应了。

    下一刻,周围院墙上有值夜的猫咪嚎叫。

    赵以孚喊道:“莫要无礼,还不迎客入门?”

    猫咪们连忙开门。

    就见院门之外黑暗的街道上,一个老僧提着一个果篮晃晃悠悠地走了过来。

    赵以孚带着赢琮的梦身来到门口迎接道:“普济大师,您怎么来了?”

    来者竟然就是普济僧。

    不过他并非是本体前来,只是入夜之后阳神出窍,带了一篮子果品过来的。

    普济僧道了一声慈悲的佛号,他说:“先前贫僧听闻小友大志,心中大受震撼。但有些事情依然不得解,故而想与小友请教一番。”

    赵以孚惊讶地看了看老和尚,确定这老和尚是认真的。

    也就是说,这是真的在认真思考他先前所言之可行性的人。

    他便让开身子迎入老僧道:“大师言重了,请教谈不上,我们互相探讨一番即可。”

    普济僧走入院子,提起果篮道:“第一次来访,这是我正觉寺后山的野果,虽然对你我无用,但常人吃了也能耳聪目明调理身体。”

    赵以孚见了哈哈一笑道:“大师客气了,这可是灵果啊。”

    说着接过那果篮放在一旁。

    结果赢琮被那果篮中灵果的灵气所吸引,居然凑上去一副很馋的样子。

    赵以孚没好气地说:“你这人,也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怎的露出这副样子来?”

    赢琮不以为意地说道:“这怎么能一样呢?这可是灵果!”

    赵以孚无奈道:“好了,等下我让人给你把这果篮送过去就是。”

    赢琮脸皮贼厚地应了。

    普济僧好奇问:“小友,这位施主是……”

    赵以孚道:“哦,这是我在凡俗中的一位好友,大师叫他有钱人就行了。”

    普济僧闻言颔首,竟然也没看出什么不妥来。

    这就是‘如梦行’的厉害之处了。

    因为赢琮是梦到自己以‘有钱人’的身份来到赵以孚身边,那么哪怕是阳神强者看到他时,也只会觉得他就是‘有钱人’。

    普济僧颔首道:“看起来小友师门与凡俗之间的联系还真是紧密。”

    赢琮倒是不露怯,他问:“这位大师,你来找小道士究竟何事?也来说与我听听,说不定我也能给些意见呢?”

    普济僧又意外了,没想到这个‘有钱人’居然直接称呼赵以孚这个修行界中的绝顶人物为‘小道士’,看起来这‘好友’是真的不虚。

    他说:“贫僧普济,日前曾与小友聊到此生志向,颇有感触。”

    “贫僧立志普济天下,救万民于水火,可真到行时却不知如何做起,只能着眼于足下,力所能及地帮助一切所见之困难。”

    “可是赵小友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他想要让所有百姓都接受教育,学会可以支撑家庭的一技之长、明晰道德礼法,还能思考对错得失。”

    “这位‘有钱人’施主,你对此可有看法?”

    这普济僧倒是谦和,对‘有钱人’这样的普通人都能够耐心对待。

    赢琮听了一愣,随后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如此,那岂不是大徐贤才将无穷尽也?”

    不愧是当皇帝的,潜意识里想的还是这个啊。

    普济僧颔首道:“当日赵小友一句话令贫僧深感其然,他说,要让‘亿兆神州尽圣君’!”

    赵以孚眼睛瞪大了。

    他想要封普济僧的嘴已经来不及了。

    好家伙,在人皇帝面前说‘人人都是皇帝’……

    他扭头看向赢琮。

    只见这个正做梦成普通人的皇帝听了之后立刻细细咀嚼了起来。

    随后说:“好啊,这话说的好。”

    “若是大家都可以随意与人聊一聊国家大事,那是何等美妙的场景。”

    妙哉,赢琮梦到自己是普通人,于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了。

    又因为他本是皇帝,潜意识里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导致他丝毫没有因为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而感到愤怒,反而觉得很兴奋。

    如此一来,让普济僧对他也是高看了一眼,毕竟凡人之中能有此胆略的人还是很少的。

    而更让普济僧感到惊喜的是,赢琮很快又提出了质疑:“只是如此一来,岂不是容易出现空谈误国之情况?”

    “还有,所有人都能够议论朝政,那对朝廷统治是否有所阻碍?”

    他顿了顿补充道:“并非是为朝廷说话,只是因为任何一条政令总有得利者以及失利者,但利大于弊。可若是因为失利者的抨击而导致利大于弊的政令无法实行,岂非有违此法初衷?”

    普济僧惊喜地说:“是极是极,便是如此。”

    “贫僧也觉得似乎有些不对的地方,自己想不明白才想来问问……果然,能与赵小友为伍者,也不是凡人啊。”

    赵以孚笑着说:“这自然是一个问题,所以我想必须要有一支队伍,首先能够充分地理解施政者的目的,并且将这些事情能够细致地向百姓宣讲,让他们能够完全理解政令。”

    “同时再开通百姓言论,以民督官……至少一时是有用的。”

    赢琮皱眉道:“小道士,你在琢磨一个很新的朝廷体系啊。”

    他算是看出来了。

    他张口欲言,忽然间想到了什么……

    他说:“我似乎懂你的想法了!”

    普济僧这回是真插不上话了,因为他根本没有过管理的经验,自然也无法明白其中的奥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