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坐而论道

第二百二十八章 坐而论道

    第二百二十八章 坐而论道 (第3/3页)

    赢琮思考了一下,忽然怅然道:“百年前大徐被寥国击败只剩半壁江山,这过程中那些北方士族竟然一丝抵抗都没有,在道宗皇帝驾崩之后便全线投靠了寥国,着实可恶……”

    “小道士,你肯定是看到了这里的弊端,所以想要改变什么吧?”

    赵以孚道:“也算是一个目的吧,那些士人依附朝廷却又窃取了朝廷的权柄。”

    “一旦中央受损,那么整个官僚架构就失去了主人,而这时只要有人能够继续维护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就会带着整个架构倾倒。”

    赢琮脸色难看地说:“公器私用,着实可恶。”

    “小道士,你说难道真是大徐失德?”

    “毕竟大徐往前数千年,除了那一段军阀混战的混乱时代,还从未有过中原王朝轻易丢失半壁江山给胡虏的情况。”

    “以往中原王朝内部再乱,也总是能够对外击溃外族入侵的。”

    赵以孚听了也有了探讨的心思,他说:“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一下此前中原王朝的掌权者是谁了,两厢对比自然能有结果。”

    赢琮听了表情有些怪,他说:“你是说赢姓皇族不行?”

    赵以孚哈哈一笑道:“皇族是谁其实无关紧要,我们且看看是谁和皇族共治天下的。”

    赢琮愣了一下,随后仔细思考,随后有些回过味道来了。

    他说:“是贵族,是那些传承千年的贵族。”

    “他们拥有自己的武装、土地,简直是一个国中之国。”

    “此前历代王朝动乱,莫不是祸起于此!”

    赵以孚说:“可是当外族入侵的时候,他们也会调集自己的力量拼死反抗。只因这国家本就有他们的一份,他们自然要自发维护。”

    “再看百年前的大徐呢?”

    赢琮道:“士大夫们,不也是我大徐实质上的贵族?”

    “我大徐如此优待士族,他们竟然还要背弃?”

    赵以孚说:“曾经的高门贵族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和武装,他们可以轻易影响国家朝政,而就算帝王也无法轻易得罪他们。”

    “可是现在的士大夫,他们拥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他们手中的权柄只来自于朝廷或者说就是一个‘官’字。”

    “只要能让他们继续做官,那他们本无所谓倒向何处。”

    “以前的贵族抵抗外族,那是因为外族劫掠的百姓本就是他们的财产。”

    “现在的士大夫倒向外族,也是因为他们想要保全自己最大的财产……说来说去,只是一个利益罢了。”

    普济僧道了一声佛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他在这场‘论道’中完全插不上话,只能在这种听得懂的时候插一句感慨。

    这论道完全在他不擅长的领域进行,他也甘之如饴。

    赢琮听了苦笑道:“那该怎么做,难道再走回分封天下的老路?”

    赵以孚说:“那就是开倒车了,我们得往前走。”

    赢琮问:“依靠……天下黎庶?所以要‘亿兆神州尽圣君’?”

    赵以孚道:“哈哈,我只是这么设想的。”

    “如果彻底打开民智,让百姓知道当前国家大势。”

    “那么就算个别官员为了一己私利想要投靠敌人,也会受到百姓的反对甚至是抵抗。”

    “到了那时,士大夫集团就无法绑架朝廷的施政体系了。”

    赵以孚说到这里不由得摇了摇头,他说:“或许有些理想化,而且我也不知道之后会变成什么样,但现在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不,或许我本就不该去考虑什么长长久久的一步到位,我只需要做好‘开启民智’这一步,然后把世界的舞台交给后人自己去表演好了。”

    赢琮闻言一愣,咀嚼着赵以孚的话,觉得分外有道理。

    他说:“说得太对了。”

    “以前因为知识和力量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英雄可以决定一个时代的走向。”

    “可是这样的时代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把知识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扩散出去,让得到知识与力量的人自己决定未来该怎么走吧。”

    普济僧双手合十道了声佛号,然后温言道:“善哉善哉,两位施主竟然立此普度众生的宏愿,令老衲茅塞顿开。”

    “两位真是我佛有缘人啊。”

    赵以孚和赢琮面面相觑,无奈地说:“我等志同道合罢了,大师该不会想要让我们也入佛门吧?”

    普济僧一愣,随后失笑道:“怎会,贫僧只是觉得与两位相谈甚欢,与我佛家诸多妙谛多有共通之处罢了。”

    赢琮好奇地问:“佛门不是讲究放下吗?哪里像了?”

    普济僧道:“佛门放下的是人身私欲,追求的可是像两位这般胸怀天下的大爱,否则贫僧如何能发普济众生的菩萨愿?”

    赵以孚笑道:“这就对了,其实无论是佛是道还是儒,初衷都是要导人向善的。”

    他说到这里,计算了一下时间道:“有钱人,你是入梦来此,不能太久。”

    “现在该回去了。”

    赢琮正在兴头上,听闻此言不由得有些惋惜,他说:“可惜了,还想再听听大师高论。”

    普济僧含笑道:“高论算不上,若是施主有心,我们来日再约在赵小友此处坐而论道如何?”

    赢琮应道:“好,那就如此说定了。”

    他高兴了,当然还不忘多嘴一句:“对了,小道士别忘了把我的果篮送到我那去。”

    赵以孚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道:“知道了,你还真是烦人。”

    赢琮‘哈哈’笑着,人就消失在了原地。

    普济僧也是莞尔,他羡慕地说:“看得出来,你们的友情很真诚。”

    赵以孚道:“待人以诚,人以诚待我。”

    普济僧感慨道:“真希望亲眼看到你所说的世界,只是,大徐皇室对此会怎么看?”

    赵以孚道:“天下本没有永恒的王朝,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徐王室的利益其实与黎庶的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够了。”

    普济僧道:“只怕天子身边有小人。”

    赵以孚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直说‘天子身边都是我的人’呢?

    算了,还是不说了,毕竟说了他丹青门就真的是满门奸臣了。

    他只能附和地叹了一口气道:“或许这也是弊端之一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