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没钱赛什么车? > 109 F1车手的标准!(9K)

109 F1车手的标准!(9K)

    109 F1车手的标准!(9K) (第1/3页)

    酒吧庆祝直至凌晨才结束,有了这么一场“把酒言欢”之后,团队成员关系明显亲近了许多,回去路上大家已经开始勾肩搭背。

    要知道曾经中方、日方、以及原超级亚久里的欧洲成员之间,存在一条隐藏的隔阂。

    大家虽然都是名义上的超梦车队成员,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沟通交流,特别两个车组之间更是凸显一个泾渭分明。

    奥德托身为车队领队,当然清楚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车手之间可以存在良性竞争,车组成员却不能产生割裂,否则就会重现07年阿隆索跟汉密尔顿的“间谍门”,导致迈凯轮车队内部崩溃事件,从而争冠输给了法拉利车队的基米·莱科宁。

    别看奥德托一副粗犷、强势的外在形象,事实上能在充斥着政治斗争的F1围场混几十年,必然得有着“老油条”的心思缜密。

    男人之间没有什么比喝一杯,更能拉近双方的距离。

    狂欢下来每个人都玩的很尽兴,陈向北也确立了自己的核心身份跟领导力。

    当然,除了阿勇满脸的郁闷……

    回到超梦基地躺在床上,可能是大脑还处于活跃状态,陈向北并没有多少睡意。

    他脑海中回想着奥德托的一句话,那就是赛道会改变,技术的本质却不会变化。只要能做到彻底的了解赛车,就能应用到任何一条赛道跑出自己的风格!

    抱着这个想法,陈向北打开手机中的一段视频,这是93年多宁顿公园F1大奖赛的录像。

    下午在会议室的时候,陈向北得到了小林崇智的赛道笔记,再加上任何参考意义不大,就没打算认真细看这段视频,仅是拷贝到了手机内存卡里面。

    现在沉下心来,他认为自己可以深层理解一些东西。

    伴随着视频开始播放,出现了这场F1大奖赛最著名的场景,那便是车神“塞纳”雨战第一圈连超四车,完成了从第五到第一的逆袭,从而获得了“上帝之圈”的美誉。

    很多人都知道塞纳雨战很强,听说过“雨中塞纳”这个头衔,也能意识到一圈连超四车的很厉害。却不太清楚为什么这一圈,能被拔高到“上帝之圈”的程度。

    原因就在于,塞纳这一圈激进到把雨地当做干地跑!

    当年塞纳驾驶的迈凯轮赛车,只能称之为围场第三快的车。

    第一是拥有主动悬挂、ABS、EBD、转向助力、以及高出80匹马力的超级黑科技威廉姆斯赛车。

    第二是马力高出40匹的贝纳通赛车。

    可能单单从赛车性能差距,还感受不到“上帝之圈”的震撼。

    如果再加上驾驶这几辆赛车的车手,分别是七冠王舒马赫、四冠王普罗斯特、单冠王达蒙·希尔,就能明白这一切了。

    用比对手慢的赛车,如同砍瓜切菜一样把几名最强的F1车手给斩于马下,硬生生把诸神之战给开成了人机大战,这几乎是F1历史上不可能再复现的画面。

    正因如此,才会有人认为这是F1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圈,只能上帝才能开出来的速度!

    陈向北就这么在手机屏幕上面,一遍遍看着雨中塞纳飞驰的景象,脑海中分析着对方走线策略跟超车时机,几乎每一次都能给他带来全新的感悟。

    太强了!

    越是仔细观看跟分析,就越能感受到那种“人车合一”带来的极致,完全超乎了陈向北以前对赛车的认知。

    说实话陈向北上辈子对F1顶尖车手的学习,确实处于一种模仿跟研究的阶段。

    往往是拿着车队工程师制作好的过弯轨迹线路,无数次在赛车模拟器上面重复练习,从而达到最为接近的走线跟过弯速度。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错误,每一名新人都是从模仿阶段走过来的,特别是陈向北这种基础较差的中国车手。

    只是越到后面,真正的天才车手就能开出自己的风格,好比维斯塔潘“转向过度”的甩尾跑法,无数车手都试图去学习模仿,却没人可以达到他的极致速度。

    以至于红牛车队接连几位二号车手,都无法适应专为维斯塔潘研发的赛车风格,从而外界出现了各种“特调畸形车”的说法。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言论没有错误,红牛赛车确实是按照维斯塔潘的转向过度风格打造。

    但竞技体育是残酷的,不可能出现什么绝对的公平。

    当队友的实力跟成绩皆在你之上,那么他就会成为车队核心的一号车手,赛车研发方向获得资源倾斜,这点其实无可厚非。

    二号车手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完美适应赛车风格,然后打败你的队友。

    否则将如同巴里切罗或者博塔斯那样,永远成为一名僚机!

    上辈子陈向北没能突破自己技术的“天花板”,倒在了F1殿堂的门槛面前。

    现在他在奥德托的提醒之下,隐约感觉自己摸到了“顿悟”的大门。

    如果能顺利推开的话,将打破上限带来的桎梏,这辈子从心理到车技完成全面的蜕变,跑出属于自己的极致速度跟驾驶风格。

    “一朝悟道”放在其他体育赛事里面很玄学,可放在人均长达十几年基础,却依旧年轻的方程式赛事里面,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都很平静,陈向北基本上就是在健身跟赛道学习中度过。

    并且陈向北把自己的练习强度,提升到了十二小时。

    这是他唯一没有听奥德托建议的地方。

    原因在于多宁顿公园赛道,相当于英国卡丁车跟单座方程式的摇篮赛道。年轻车手们在职业生涯初期对于它的熟练程度,可能还要高于著名的银石赛道。

    毕竟银石赛道的名气摆在那里,赛道租金跟训练成本自然水涨船高。再加上游客众多跟举办赛事频繁,对于车手而言其实不算什么良好的训练环境。

    相比较之下多宁顿公园赛道物美价廉,并且举办雷诺以及F4、F3赛事的频率更高,欧洲车手占据地利优势更喜欢前往这里训练。

    本来就输在起跑线上面,陈向北还得在短短几天时间之内,牢牢记住多宁顿公园赛道十一个弯道特征,通过自己的摸索跟学习,找寻最佳刹车点、切弯走线、超车路线、防守策略等等。

    以往八个小时根本就不够用!

    这就是亚洲车手的天然劣势,有赛车模拟器存在还好点,没有的话在来欧洲参赛之前,连赛道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更别说有跑过的经验了。

    很不幸的是,超级亚久里车队为了还账,他娘的把赛车模拟器都给卖了,导致陈向北只能纯粹的“纸上谈兵”。

    很多时候不是陈向北想紧绷着神经,不给自己放松的时间。

    而是在于他没得选择,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追上其他车手的步伐。

    只不过这一次不仅仅是陈向北一人,小林崇智同样进行十二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

    他服输却不想认输,车手应该在挑战强者中进步。

    对于车队两名车手拼命努力的现状,奥德托默默看在眼中没有多说什么,他能理解亚洲车手处境带来的无奈。

    距离正赛还有三天的时候,超梦车队全员就已经提前朝着多宁顿公园赛道进发。

    雷诺首站赛事暴露出来诸多弊端,其中最大的隐患便是参赛车队跟车手过多,导致赛道练习十分混乱跟拥挤。

    陈向北他们早到早结束还没感受出来什么问题,后面扎堆抵达银石赛道练习的车队,由于监测设备没有打开跟工作人员数量不够,发生了五六起撞车事故。

    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如此高的事故率,已经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赛事组委会跟FIA商议过后,更改了赛前练习的规则。

    那便是增加一天练习时间,并且把车队分为两批,自主提交申请在前一天或者后一天练习,从而避免赛道的混乱跟拥挤。

    超梦车队依旧秉持着“赶早”理念,申请了周四上午的练习时段,这才会提前去往多宁顿公园赛道。

    可能是由于太早抵达的缘故,等陈向北他们下车之后,这才发现雷诺赛事的工作人员,才把赛车从银石赛道转移过来,正在一辆辆的卸车运往P房。

    “不是吧,银石赛道距离这才不到两百公里,三天还没搞完赛事运输?”

    见到这种场景,陆晓曼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她自认为算是比较慵懒的性格,没想到这群英国佬比自己还散漫,工作效率太低了点!

    “晓曼姐,这要换我们来做,只需要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