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没钱赛什么车? > 122 实至名归的冠军!(9K)

122 实至名归的冠军!(9K)

    122 实至名归的冠军!(9K) (第1/3页)

    “FUCK,迪克森在干什么?”

    见到这一幕的ART车队领队,当场就在P房内暴跳如雷。

    比赛重启阶段挡车的效果是最好的时刻,把握住时机的话让前车维尔涅拉开一秒差距都很正常,迪克森却放任“敌人”过去朝队友进攻,他真的是疯了吗!

    “迪克森,执行车队指令!”

    “听到回复,执行车队指令!”

    比赛工程师不断向迪克森进行TR呼叫,可是后者就如同没有听到一样,组合弯中没有丝毫的退让,眼睁睁看着陈向北的13号赛车飞驰而过。

    同时迪克森爆发出来的“凶悍”模样,直接把维尔涅都给震撼住了,选择了避其锋芒让出行车线。

    因为维尔涅心中有种预感,强势对抗迪克森一定不会退让,将出现ART车队双车退赛的场面!

    毕竟迪克斯轮胎损耗的程度,同车队的维尔涅最为清楚,他还知道对方现在相当于是个光脚的,领队才会毫不犹豫抛弃下达阻挡陈向北的指令。

    可问题是剑有双刃,能用来伤人,自然还能用来“伤己”。

    相对于迪克森,维尔涅现在同样是个穿鞋的!

    维尔涅的退让,导致迪克森超车成功来到P4位置。

    本来观众就震惊于陈向北一穿二,现在更有点看不懂场上局势了。

    迪克森的轮胎磨损程度,注定跑不完全程得进站换胎,超越队友可以说毫无意义,相反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操作。

    难道说ART车队真的出现内斗了?

    “磊哥,6号赛车没有选择妥协,他还是鼓起勇气抗争了。”

    盯着转播画面的阿勇,轻声对身旁赵磊说出了这句话。

    相比较围场内很多人的意外跟惊讶,反倒超梦车队P房内两名年轻的维修技师,深刻感受到了迪克森的心理变化。

    二号车手也有着自己的不甘心!

    确实就如同阿勇说的那样,迪克森的“抗命”举动不仅仅是抗争,更多是为了证明自己。

    卡丁车阶段的成绩不能代表一切,没有车队指令的公平竞争,我同样可以超你维尔涅!

    赛道演播厅的嘉宾麦克,反应过来用着夸张语气说道:“哦豁,ART车队两名车手之间的斗争,让我想到了07赛季迈凯轮车队阿隆索跟汉密尔顿之间的内斗。”

    “恐怕维尔涅之前脑海里面的想法,就如同阿隆索07年那样,认为迪克森会老老实实辅佐自己夺冠吧。”

    麦克说出了两年前迈凯轮车队著名的“内讧门”事件,那时候的“头哥”阿隆索可谓春风得意。

    他是粉碎舒马赫“八冠王”美梦的屠龙少年,连拿05、06两届F1世界总冠军头衔。极其高调的从雷诺转会到迈凯轮车队,想着达成自己三冠王的伟业。

    刚入队的时候,阿隆索还想得到舒马赫在法拉利车队待遇,迈凯轮安排一个类似巴里切罗那样,实力不错又听从指令,专心辅佐他夺冠的二号车手。

    只可惜车队安排的这个二号车手,却是个F1历史级的天才少年,兼迈凯轮太子身份的汉密尔顿!

    头哥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小黑子”真是一点都不讲武德,丝毫不顾及自己老前辈的颜面。

    从澳大利亚揭幕站开始,双方就互相超车各凭本事,比分交替领先到了美国印第安纳站。

    这一刻矛盾彻底的公开化,演变成为了队友之间撕破脸皮的终极内斗!

    维尔涅跟迪克森的实力,肯定达不到阿隆索跟汉密尔顿的高度。不过他们现在的心态跟弯道内斗场面,却跟两年前的迈凯轮车队一模一样。

    恐怕维尔涅完全懵了,眼睁睁看着队友变成了最大的对手!

    “想要队友安心担任‘僚机’的条件只有一个,那便是实力足以碾压到双方无法竞争的程度,很明显维尔涅做不到这一点。”

    詹姆士配合解说了一句,其实车队内斗的场景并不是少见,特别是F1这种顶级赛事里面,想要找到一名合格的二号车手很难。

    二号车手不够厉害,那就会出现后世红牛车队的场景,维斯塔潘前排单打独斗,一己之力单挑多名竞争对手,队友则不知道落后多少卵用没有。

    相反二号车手要是足够厉害,那老子凭什么要当小弟?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夺冠第一步,先拿一号车手祭天,阿隆索就是这样被迫出走迈凯轮车队。

    “不过这倒让我想起昨天的排位赛,超梦车手小林崇智拉尾流的场景,看来车手北的实力征服了自己的队友。”

    詹姆士补充的这句话,瞬间让赛道上很多人记忆浮现。

    确实这种没有车队指令胁迫,主动去拉尾流跑出打破赛道记录的杆位圈速,放在方程式赛车里面极其少见。

    “这么看来,车手北还是厉害啊。”

    “废话,小林崇智都说出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荣誉,肯定心服口服。”

    “北的表现,真是打破了我对于中国车手的认知。”

    解说跟观众们讨论着车队内斗的事情,陈向北却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前车科斯塔身上。

    相比较籍籍无名的迪克森,以及不擅长单圈跟缠斗维尔涅,科斯塔的单圈速度完全可以比肩马格努森,算是这一届雷诺欧洲杯最强的几名车手之一。

    上一站科斯塔就打算入弯强吃陈向北,却被中国小子利用了这种心理,引发了他跟马格努森之间的缠斗,最终被保胎战术的维尔涅捡漏,连领奖台都没有登上去。

    这一站科斯塔已经下定决心,他不会面对同一个人连输两次!

    两辆赛车就这么一前一后飞驰,科斯塔防守细节做到非常完美,死死的守住超车走线,不给陈向北任何机会。

    望着后视镜里面13号赛车几次试图进攻未果,科斯塔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嘲弄。

    两站赛事间隔的这段时间里面,他几乎把陈向北的比赛录像看了几十遍,还跟车队工程师制作出来过弯轨迹线,就为了做到对中国车手驾驶风格的全面掌控。

    要知道这一届的雷诺欧洲杯,除了陈向北这个中国车手之外,哪怕小林崇智这样的日本车手都有过欧洲赛事经历,能查到他们之前的比赛录像跟数据资料。

    唯有陈向北,各方面履历都是空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不仅仅只有中国人,欧洲人同样能理解。

    科斯塔就认为自己吃了不了解陈向北的亏,否则雷诺首站赛事就不会被“戏耍”。

    通过这几天的深入分析,他发现中国小子驾驶风格,偏向于转向过度跑法,搭配入弯前极致的晚刹车抢线超车。

    要知道高速入弯很容易推头,也就是书面语的转向不足。陈向北必须让转向变得更加灵敏一些,才能弥补极致晚刹车带来的缺陷,否则很容易转不过弯直挺挺的冲出赛道。

    但是转向过度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完美,因为弯道大幅度转向很容易甩尾,需要车手对赛车尾部的移动极其敏感,找寻到失控甩尾前一刻的平衡临界点!

    如果把控不住这个临界点,那么转向过度很容易spin(打滑转圈)。

    后世红牛车队的维斯塔潘,就偏向于转向过度的跑法,只是长久下来让外界跟车队都产生了误区。

    那便是认为维斯塔潘的风格就是如此,导致研发方向变本加厉,造出来一辆极其难以驾驭的赛车。

    事实上维斯塔潘仅是驾驶风格偏向于转向过度,并不是意味着他很喜欢这种操控。

    相反炮塔真正厉害的点,在于他对轮胎抓地力的理解,总是能很好控制赛车尾部,避免甩尾跟后轮打滑的情况出现!

    这种极致的车感跟天赋,并不是每一名车手都有,至少维斯塔潘的队友没有。于是乎就出现了红牛车队二号车手走马观花,无数人进进出出被打击的道心破碎……

    现在的陈向北,自然达不到维斯塔潘的操控水平。

    驾驶着转向过度的赛车,科斯塔发现中国小子,无法完美的处理赛车尾部滑动,经常会出现弯道中的修正。

    这种修正从转播镜头里面很难看出来,只有车手第一视角的比赛录像才能发现蛛丝马迹,陈向北会时不时在某些弯道反打方向盘。

    科斯塔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赛道狭窄不好超车的特性,死死挡住陈向北那些发挥完美弯道的超车线,然后在中国小子需要修正的弯道全力高速切线过弯,想办法拉开两辆车的距离。

    毕竟没有任何一名车手,能做到整条赛道每个弯道的完美。

    压制对手的长处,利用对手的短板,这就是科斯塔的比赛策略!

    “奥德托领队,马诺车队的科斯塔很了解向北君,他现在的跑法非常针对。”

    泽野弘树脸上浮现出一缕凝重神情,他已经看出来科斯塔肯定做过很多功课,每一个弯道的走线跟速度变化,完全是根据陈向北的驾驶风格调整。

    再加上多宁顿公园赛道难以超车的特性,陈向北短时间内想要找到突破点并不容易。

    并且斯科特的阻挡,让头车马格努森越跑越远,短短几圈就把圈速差距拉开到了一秒之多!

    按照这个程度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