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实至名归的冠军!(9K) (第2/3页)
,就算超越了斯科特,陈向北想要追上马格努森夺取冠军也很难。
虽然在泽野弘树的目标里面,陈向北P6起步能拿到亚军,就已经算得上很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个中国小子,往往会在比赛工程中,不知不觉放大对他的期望。
现在的泽野弘树,只想看到陈向北站在最高领奖台!
“嗯,说的没错,马诺车队研究过北。”
“既然如此,你现在跟水谷分析科斯塔,找寻漏洞提供给北超车。”
什么?
听到奥德托的回应,泽野弘树愣了一下。
自己是比赛工程师,又不是什么神仙,这个时代的转播画质很一般,必须得拷贝录像进行放大跟慢放,才能达到数据分析的要求标准。
现在短短时间内,怎么找寻到科斯塔的技术漏洞?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陈向北拿到首站冠军跟连杆之后,产生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效果。
其他车队的车手,只需要把他列为对手研究就好。
相反陈向北跟车队,却无法同时研究场上十九名对手。
他这一站的训练目标,完全放在了多宁顿公园这条赛道上面。
毕竟无法针对所有人,那就只能针对赛道。
“看着我干嘛,我又没什么好办法。”
“抓紧时间行动,不然北这个小子就真追不上马格努森了。”
奥德托双手一摊,把问题彻底甩给了泽野弘树。
他身为领队,更擅长处理战略决策方面,数据分析这种战术上的细致问题,还是别为难自己这个老头子了。
面对奥德托如此“坦诚”的说辞,泽野弘树脸上流露出陈向北赛前同款哭笑不得的表情。
领队这一站赛事完全充当甩手掌柜,唯一给出的赛道策略便是让陈向北去超车。
至于怎么超,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是,领队。”
日本人在服从性这点上面没得说,哪怕觉得难度极大,泽野弘树依旧没有多说一句话,来到控制台跟水谷翔找寻科斯塔的操控漏洞。
“赛道上局势现在呈现两种极端,后排车手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混战,几乎每一圈都有位置升降变化。”
“相反前排车手在北前期疯狂的四圈连超三车之后,就陷入了一种僵持状态之中,眼看着比赛圈数已经过半,中国小子依旧跟在科斯塔的后面寻找机会。”
“唯一的变化,便是排名第四迪克森轮胎支撑不住进站换胎,同队车队维尔涅上升一位来到了北的车后。”
“按照维尔涅长距离的优异表现,如果车手北做不到快速超越科斯塔,那么他就得迎接前后夹击的挑战!”
詹姆士解说着赛道上的局势变化,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这种前排僵持的局势,才是多宁顿公园赛道比赛常见的景象。
毕竟同样动力的统规赛车完全靠尾流抽头超车,一旦赛道宽度过于狭窄没有足够空间,短暂的“弹弓效应”消失之后,哪怕把油门踩进发动机都超不过对手。
“詹姆士,车手北已经跟在科斯塔后面接近十圈,想必这就是他速度跟实力的极限,并没有展现出什么越级的车技表现。”
麦克说这段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些许玩味笑容。
在他看来詹姆士之前的言语,有些过于偏向中国车手。
确实客观来说,陈向北起步阶段四圈超三车很亮眼,却当不起什么越级车手的评价!
真当欧洲天才少年无人?
科斯塔现在就已经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足足十圈陈向北都超不过去!
麦克的这句解说,瞬间就引起了场内观众的共鸣。
前面陈向北秀了半场,秉持着不打逆风局的心态,很多白人观众憋了许久。
如今陈向北被科斯塔给死死挡住,看来不过如此。
“科斯塔加油,不要给车手北任何机会。”
“中国车手就是运气好罢了,碰到了ART车队的内斗。”
“前面超了几个位置吹的震天响,真以为自己赛道开出来上帝之圈?”
“我把话放在这里,北超不过科斯塔,否则我就在赛道裸奔!”
看台观众的火药味瞬间起来了,甚至于还有极个别站起身来,朝着中国观众的位置进行挑衅。
刚才这群中国佬不是狂的厉害,现在怎么不吹嘘了?
“科斯塔,你表现的非常不错,观众们都在为你欢呼,继续防住北!”
马诺车队的比赛工程师,非常合时宜的把观众反馈传达给科斯塔,希望能给车手带来鼓励。
“收到!”
听到车队的TR,科斯塔语气有些兴奋。
要知道在卡丁车以及F4级别赛事之中,他并不是什么人气车手,观众们的目光往往在马格努森这种F1“世家子弟”,以及表现跟成绩优异的维尔涅身上。
现场自己成为了全场的焦点,这让科斯塔热血沸腾!
顺势科斯塔还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陈向北13号赛车。
自己这次已经彻底的看穿了中国小子,他无论如何都超不过去!
就在科斯塔信心满满的时候,陈向北同样收到了来自于车队的TR。
“向北君,科斯塔在T9施瓦茨弯(Schwantz),出现了走线不精准的问题。”
“如果你准备超车的话,我建议你把超车地点放在T9施瓦茨弯,抓住他的走线失误!”
泽野弘树可能有着老一辈日本车手相对保守的缺点,但这仅仅是职业环境或者说历程造成的缺陷,并不是他业务能力上面的不足。
相反泽野弘树还有着老一辈日本车手,基本功极其扎实的优点。
他跟水谷翔配合,居然靠着不算清晰的转播画质,硬生生找到了科斯塔的驾驶失误地方。
没有人可以完美掌控整条赛道,既然陈向北在某些弯道有着过多修正的瑕疵,那么科斯塔同样拥有着走线不精准的问题。
T9施瓦茨弯,就是陈向北的超车点!
“泽野,你说的走线不精准,是指科斯塔过弯推头吗?”
“向北君,你知道?”
TR里面泽野弘树无比惊讶的反问一句,他完全没想到陈向北早就已经看出来破绽。
“嗯。”
陈向北轻声回应一句,相比较泽野弘树通过录像观察,自己就跟在科斯塔后面跑了十圈,自然把对方走线给尽收眼底。
科斯塔偏向于转向不足的跑法,算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风格。
阿隆索、汉密尔顿皆是如此。
正常情况下风格没有优劣之分,可是在不同弯道特性面前,有些时候就会暴露出不足。
比如说多宁顿公园赛道T8、T9这个组合弯,连续的高速右—左—右—左的转向,让赛车重心快速转移,需要车手在两弯快速调整方向盘角度,保持车身的整体平衡。
转向不足风格跑大开大合的弯道,面对方程式赛车一比一的转向比,往往需要快速扭转方向盘超过一百度,双手处于一种极其别扭跟不舒适的关节角度。
然后紧接着又要反打过来超过一百度,差不多把方向盘左右加起来抡了个圆圈,没有顶级的实力很难做到完全的极致精准。
毫无疑问,科斯塔达不到这种实力。
陈向北跟在后面几圈,早就发现了科斯塔的走线失误,只不过他没有贸然发动进攻。
前面迪克森的强硬防守,让陈向北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现在“仇恨值”很大。
如果没有绝对稳妥的时机,强硬超车大概率会引发相撞事故。特别科斯塔上一站还被自己给耍了,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这小子只要反应过来宁愿撞车退赛,恐怕都不会眼睁睁看着超车。
既然如此,陈向北没有打草惊蛇,通过一圈圈的跟车让对手逐渐放松,认为自己超不过去。
“泽野,我现在距离马格努森多远?”
“2.41秒。”
“是时候了。”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十圈,陈向北想要追上马格努森,意味着每圈要比对手快0.241秒。
再加上超车需要时间,陈向北至少每圈要快0.3秒才能稳操胜券。
那这一圈,就是陈向北超越科斯塔的时候!
望着眼前的T8弯道,陈向北这时候一脚油门下全力加速,直接就咬住了科斯塔的车尾,此刻两个人的车距已经可以用厘米来计算。
科斯塔感受到身后由远及近的发动机轰鸣声,后视镜里面甚至只能看到陈向北的半个车身,不过他却没有过多的慌张。
原因在于这套操作,陈向北之前玩过几次,已经给他产生了一种“狼来了”的错觉。
接下来画面也确实如科斯塔预料的那样,陈向北跟着进入T8弯道并没有动手。
但是随着出弯进入T9施瓦茨弯,科斯塔反倒方向盘转向,由于被陈向北追击让他弯道速度偏快,赛车很明显的出现了推头转向不足的现象。
就在这一瞬间,导播画面里陈向北的13号赛车,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了科斯塔的侧面,然后凭借着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