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一百零三章 我看到了太阳(一更)

第一百零三章 我看到了太阳(一更)

    第一百零三章 我看到了太阳(一更) (第2/3页)

王妃,而不是以皇太后的身份被接入宫中,儿子还被迫称她为叔母时,立刻留下一句“安得以吾子为他人子”,拒绝进入京城,并要求即刻返回王府,朱厚熜听说后,流泪大哭,表示愿意避天子位,和他的母亲一道返回安陆。

    但这个时候,朝廷已经拥立新帝,孝道又是历朝历代统治的根基,怎么可能用这种原因把皇帝废掉?

    几番拉扯之后,张太后不得不下达懿旨,遵兴献王和兴王妃蒋氏为兴献帝、兴国后,朝廷还接受了朱厚熜为迎接他的母亲,从大明门进入的最高礼仪。

    经此一来,蒋氏才同意进入京城。

    而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蒋太后和张太后又开始就尊号展开较量。

    后世人看来,古代的皇帝和百官为了尊号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闹得你死我活,是不是吃饱了撑着?

    但事实上,这争的不是尊号,争的是统治的名分和籍此衍生出的权力。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多一个字,少一个字,便决定了政治地位的高低。

    于是乎,前朝朱厚熜压制群臣,后朝蒋太后收拾张太后,母子俩人配合默契。

    这就是嘉靖初年的对决。

    嘉靖固然是政治天才,但他的成功掌权,与他的母亲也是分不开的,不然张太后以嫡母的名义压在他的头上,处处掣肘,那就太难受了,有了蒋太后入朝,他不仅有了精神上的支柱,还有了政治上的谋僚和关键的助力。

    如今嘉靖经过大礼议事件,彻底坐稳了皇位,蒋太后在后宫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

    来京师的途中,陆炳其实就有所暗示,海玥跟黎玉英最后的一晚,也提示她,要发挥出女眷的优势来。

    如果从安南黎氏的角度,当然恨不得死去的是郡主黎玉英,活下来的是王子黎维宁,毕竟后者有大义名分。

    但郡主也有郡主的好处,可以入后宫见到太后,走命妇路线。

    “太后懿德昭昭,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昔以坤仪辅弼兴邸,教子以圣贤之道,育陛下为尧舜之君,今以母仪垂范六宫,仁泽惠及四海,柔嘉化被万邦……”

    “妾虽居远藩,亦闻太后崇俭恤民,克勤克慎,诚乃九重之懿范,千秋之慈徽,今亲睹慈颜,不胜惶恐涕零……”

    “惟愿太后凤体康宁,与天同寿,福祚绵延,光耀华夷……”

    总结一下,就是黎玉英在后宫里看到了太阳。

    这马屁拍得太到位了。

    谨慎的态度更值得称赞。

    重要人员的信件,可能遭到检查,不得不防。

    而黎玉英这样子夸赞,说不定还盼着锦衣卫查看,然后禀告给嘉靖。

    海玥笑笑,将这封信珍而重之地收好,然后看向下一封。

    这封来自于周宣。

    这位隐雾村案件里明明罪名不是第一,甚至排不到前列,结果事后清算时,周宣是唯一被直接罢官,槛送入京的广东高层。

    由此海玥忿忿不平,那时的他改变不了什么,但既然同行,便尽可能地照顾一二,省得这位老者直接病倒在路上,到了京师后连为自己辩驳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在船上,周宣和他说了一些隐秘,甚至直接透露出,到了京师的刑部,他并不需要分辨什么,刑部也不会真正定其重罪。

    那时海玥半信半疑,但从如今看来,这位“铁面判官”或许真的没有说谎。

    相比起黎玉英的洋洋洒洒,周宣信中所言很简单,就是他已经出狱,如今住在京师的一处院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