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薪火相传 (第2/3页)
眼了,但先前清理了京官,一时间不好再对这些官员动手,现在《考成法》一出,着实赞叹不已。
这也是他愿意举荐严嵩任首辅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则是张璁知道自己坚持不了太久。
急流勇退,给严嵩让位,还能为身边的大礼议群臣,争取一个好的待遇。
一朝天子一朝臣,首辅更迭也是如此。
原先他退下去了,霍韬等人也给靠边站,现在严嵩不看僧面看佛面,至少不会对那些心腹太过苛刻。
严嵩确实领会到了这层意思,此时也正色道:“张公所创法度,嵩必竭力护持,今蒙举荐之恩,请受严某一拜!”
说罢,当真郑重拜下,一揖到底。
张璁看着。
并未阻拦。
这一拜,拜的是薪火相传之托。
这一拜,才是此番送别的真谛。
他终于能安心归乡了。
海玥和严世蕃站在不远处,同样目睹了这个难得的场面。
‘嘿!嘿嘿嘿!’
严世蕃嘴角上扬,总算受过专业训练,把笑声压回了肚子里。
他父亲,是首辅了啊!
这换在四年前,想也不敢想!
那个时候的严嵩,虽然成了礼部右侍郎,却被排挤在权力的核心层外,为了巴结大礼议新贵,还让他跟在桂萼之子桂载身后当跟班,哪里能料到,会有今日的风光?
‘薪火传承……’
‘好!’
海玥面色平和,不像前者的嘴角那么难压,但心里同样高兴。
即便是他这位后世人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嘉靖新政的失败。
无论是度田清丈,还是一条鞭法,在现阶段都是推行不下去的。
可他的到来,却让张璁的革新,不至于人亡政息,而是多了一位继任者。
原本的继承首辅夏言,由于政治路线的不同,是承袭不了张璁政策的。
与夏言愿意不愿意没关系,就是继承不了。
夏言这个人的品性,要超过无底线的严嵩许多,执政能力也算不错,但此人的上位逻辑,和严嵩其实没有差别,纯粹是靠逢迎天子。
先是靠天地分祭出头,后来又步步逢迎,见嘉靖修道就写青词祝颂,是为初代青词宰相。
这样的一个人,能当首辅,只需要皇权在握的天子认可就行。
但想要改革,推行新政,办不到。
群臣不会服他,身边无法聚拢一批改革干将。
严嵩还真不同。
于武宗朝就与宦官对抗,到了嘉靖朝,先是任国子监祭酒,桃李满天下,后又说服陛下释罪李福达一案获罪者,再扛着张璁的压力,一步步走到次辅之位。
夏言做不到的,如今的清流领袖严嵩,却能为之。
‘真是想不到……’
‘如今为大明改革的,竟然会是严嵩!’
海玥在琼山时,还是极为抗拒要成为严嵩的学生。
如今却间接促成了严嵩当首辅,接替张璁的改革之心。
当真是世事难料。
而日色渐高,车夫终于轻声催促。
新旧两位首辅依依惜别,张璁临上车前,再看了海玥一眼,目光中露出心满意足之色,钻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