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9.师傅们的算盘 (第2/3页)
…”
一路走来,看什么都能在心里头炒俩菜。
地方还没到,人已经乐陶陶了。
直到三轮车停到了厂房门口,陆川这才简单解释一下:
“蒋师傅现在在这边做菜,平常摘菜在面前这一片地多一些。但因为种的分散,所以您二位有空了来山里头转一转,看上什么直接摘就行。”
“我朋友们基本都不挑食,具体有什么忌口的,等到了再跟您说。”
“上山路远,您要是会骑三轮车,三轮车就留一辆给您开。要是不会,我再去弄辆电动车来。”
“好好好……”
柴师傅已经只会敷衍他了。
这会儿看着这满园的蔬菜,迫不及待喊着小周:“走,咱进去看看!”
小周着急忙慌跟上去,才一下下,又见陆川递了个筐子过来,他赶紧接着,忙不迭也追了上去。
经过黄瓜地时顿了一下,犹豫一瞬,伸手扭了根黄瓜钻进去了。
陆川:……
既然说好了,那自然是任厨子随便吃的,实在没必要偷感这么重啊。
……
山里头能选择的菜太多了,但今天一是为了试手艺,二来也是为了参考主人家的口味。
柴师傅并没有多卖弄什么复杂的菜式,反而选了平平无奇的四菜一汤。
西红柿炒鸡蛋,苦瓜炒肉,豇豆肉末,青椒回锅肉。
看到本地人爱吃荆芥,又临时决定了一个荆芥豆腐汤。
其中蔬菜是在宋檀的菜园子里摘的,豆腐是特意去张红婶儿的豆腐店买的。
至于肉,陆川承诺可以去老宋家里拿。
要不是这会儿做大菜来不及,柴师傅真恨不得让他直接牵一头猪回去。
小周跟着柴师傅多年,一看这菜式就知道他的想法——
家常是家常,考验手艺也是真考验。
像他们这样的大厨,做菜已经不可能不好吃了,只看合不合主人家的心意。
比如:西红柿炒蛋是多放糖还是不放糖?荆芥豆腐汤是要勾芡还是不勾?豇豆肉末喜欢加调味粉或者酱豆子,还是直接炒?青椒回锅肉的辣椒是要什么火候……
陆老板说,他的朋友们口味都偏北方一些,小孩儿吃甜口的菜并不多,老人喜欢清淡一些……
但每个人对自己的口感定义是不一样的。
有些地方的清淡,指的是不爱放调味料、调味粉,但辣椒、葱、姜、蒜等是一点儿不落。
有些人的清淡,却是只放油、盐,甚至量都很少。
有些人说自己不吃甜口,但可乐鸡翅、糖醋里脊吃的欲罢不能……
众口难调,身为一位合格的大厨,他却要尽可能将这些菜的口感调到大家都喜欢,而且争取每次做饭,都有大伙儿特别喜欢的。
虽然只是在乡村简单做半个月大厨,但柴师傅却是尽职尽责,力求将自己的印象分拉满。
——下次有机会还来!
当然了,徒弟小周在絮絮叨叨洗菜时,还问他:
“师傅,你考虑那么多,可是这食材那么好,就是开水烫一烫,大家也能吃出鲜甜来吧?这还怎么挑剔口味呀?”
柴师傅热锅的动作一顿。
片刻后他“哼”了一声:
“你懂什么?龙肝凤髓也有人挑剔的,咱们这是基本功!”
像他们长乐居早年开饭店时,若是哪桌客人有菜剩下许多,老板还要去询问意见,然后带后厨们都尝一尝呢!
基本功就基本功!
小周是个听话的学生,并不反驳,这会儿只拧开罐子,从里头拈了一颗酱豆出来,塞嘴里略微咀嚼,再品一品味道……
跟送去店里的一样!
“听说这黄豆还不是最好的呢,师傅你说,等宋老板今年自家打黄豆晒酱豆,我能不能也自己买一罐儿啊?”
别的不说,下了班回去拌个面,或熬个酱什么的给孩子配饭吃,他得是多好一位爸爸呀!
他媳妇那些个外卖券儿,叫她花都花不出去!
柴师傅也过来捏了一个尝尝,而后郁闷道:
“你想买,我还想买呢。”
“你再尝尝这村儿里卖的豆腐。”
他们当地有道【荆芥炒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