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140章 外籍兵团的指挥权(下)

第140章 外籍兵团的指挥权(下)

    第140章 外籍兵团的指挥权(下) (第1/3页)

    作为一个极为固执的强硬派,戴高乐在丘吉尔与罗斯福那里都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

    或者说,只有一个难以相处的形象。

    可偏偏就是如此,一路强硬过来的戴高乐被丘吉尔称为有“法西斯倾向”被罗斯福称为一个麻烦的“自大狂”,却最后成为了法兰西力挽狂澜的那个人。

    可以说,法兰西战后的五常地位,是戴高乐一人用自己的肩膀生生扛起来的。

    在与沈复兴见面之前,戴高乐在开罗遇到了英国务大臣利特尔顿,原因便是在他离开的几天内,对方与黎巴嫩、叙利亚的法军签署了新的协议。

    协议规定这些法军可以加入盟军,但不许加入自由法国。

    很明显,丘吉尔与罗斯福想要的是一个战败后,成为他们附庸的【新维希法国】而不是戴高乐领导的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可戴高乐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通知英国务大臣利特尔顿,如果英军强行推进这项条约,那么自由法国的军队将脱离英军指挥,继续与维希军队进行战斗。

    当特尔顿询问戴高乐:“这是最后通牒吗?”

    戴高乐梗着脖子,态度极为强硬:“如果你认为它是,那它就是!”

    最后,丘吉尔尽管恼羞成怒的砸碎了酒杯,可他到底还是接受了戴高乐条款,允许维希法军的装备归属自由法国,而那些军人,也由戴高乐来收编。

    丘吉尔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诺不会干预叙利亚的事务,确保自由法国在叙利亚的传统利益不受侵犯。

    寄人篱下,站着也要把饭给吃了!

    这就是戴高乐。

    只是他对于沈复兴的印象极好,一来对方是名军人,同样也是为了自己国家前程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军人。

    在这点上,双方有很多共同语言。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将外籍兵团重新编组,变成一个师与一个独立旅,将兵团指挥官交给他的人,将独立旅的指挥官分派给沈复兴。

    这是一个对双方来说都好的结局,换做他自己,也不愿意将自由法军交给一个外人来指挥,尽管他们目前置于英军指挥体系下。

    “沈,你的回答总是这么出人意料,我原本以为你会与我拍桌子的。”戴高乐从抽屉里找出一盒雪茄,亲自为沈复兴点好递过去。

    有了这支装备了全美械的精锐外籍兵团,至少他可以期待,突尼斯、埃尔及利亚、摩洛哥这一片维希法国的殖民地重新回到他的治下。

    有了这三块巨型殖民地,他就可以再征募10万大军,反攻本土指日可待。

    沈复兴却没有任何表情,戴高乐甚至看不出他的喜怒哀乐。

    他只是缓缓接过戴高乐递来的雪茄,一根火柴,两根火柴,三根火柴,足足用了三根火柴才将雪茄点燃。

    “明斯克战役,苏军被俘约30万人,超过14万人伤亡,听说斯摩棱斯克与乌曼两地又要遭遇合围,到现在为止,苏军怕是已经损失超过300万大军了吧?”

    沈复兴冷不丁的话让戴高乐顿时收敛神色,无论他与丘吉尔有什么矛盾,双方在祸水东引上都有自己的小伎俩。

    如果欧洲这边打生打死,最后让莫斯科的滚滚洪流冲垮了整片欧洲平原,那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只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戴高乐抛诸脑后:“拿破仑都没能做到的事情,那个维也纳的落榜美术生?不可能!”

    可沈复兴依旧神色忧愁:“马奇诺防线也号称不可攻破。”

    “你!”戴高乐正欲发作,可看到对方的神色不似作伪,只能强压怒气:“沈,德军没有从正面攻破马奇诺防线,若不是低地三国的中立主义,哪有阿登森林这一说?”

    沈复兴摇了摇头:“你是不是还要说,因为荷兰秘密为柏林提供贸易,坚持不肯加入英法联盟?怎么不想想被你们抛弃的斯洛伐克与奥地利、波兰?当然这不是你的错。”

    戴高乐鼓着腮帮子吐出一口浊气:“你说的没错,但这与苏德战争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为什么英美如此大规模的援助莫斯科?”沈复兴将雪茄竖起,这还是邱清泉教他的,叫做持灰:“苏军需要时间,需要空间,他们已经动员了超过530万人,超过144个师,这是你们的底气?”

    戴高乐不置可否,他不明白沈复兴想要说什么。

    见戴高乐不说话,沈复兴继续开口:“斯摩棱斯克巷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