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特定时代的致敬:别让她被二次遗忘! (第2/3页)
铭恩贡献了一些掌声。
紧接着……
连锁反应就这么起来了。
“啪啪啪……”
各种各样的掌声在这一刻弥漫在了直播画面里,《星火乐章》节目的镜头扫过每一位观众,你都能够在这帮人的脸上看到名为“佩服”、“赞叹”和“同情”的表情。
佩服、赞叹是给沈铭恩的,同样的一首歌,通过简短的几句歌词不同的表现,演绎出了两位截然不同的形象,沈铭恩值得这样的掌声。
而同情,自然是给予沈铭恩现在演唱的这一版本《阿嬷》里的那位旧时代女性啊……
【这特么叙事描写的真好!】
线上直播间里,弹幕在这一刻也一整个刷爆了!
【我算是知道沈铭恩为什么不改前面了,因为前面塑造的已经够好了,没有必要再改了。】
【同样的一个角色,大部分歌词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副歌几句的改变,竟然能有如此差异化巨大的两个形象被塑造出来……这特么歌词功底啊!】
【我只能说不愧是他哈基恩啊,真的是有点儿东西!】
【某些小黑子现在怎么不说话了?】
【怎么不跳脚了?】
【不是说人家同样的歌词让人自行体会出两种不同感觉吗?】
【不是说人家的歌是让人做阅读理解,筛选观众吗?】
【怎么不继续说了呢?】
【一帮没耐心的玩意儿,听几句主歌就妄下定论,这么浮躁能干成啥呢?】
……
反转了啊……
很多时候,反转真就是一瞬间。
当沈铭恩《阿嬷》原版的副歌出来的那一刹那,小黑子们就好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粉丝们不断的夸赞声!
而哪怕小黑子们一整个消失了,线上直播间里的人流量也还在疯涨,这会儿的讨论度真的是一整个“拉爆了”啊!
“喔!喔!”
《星火乐章》的总导演周川跟冯禹灿俩人不知道啥时候抱到一块儿去了,望着这“急转直上”疯狂“逆跌”的数据,兴奋地差点儿就跳起来了啊!
不过跳着跳着,俩人对视一眼,好像忽然发现自己不该抱着对方,隧立马又分开,并一脸嫌弃的看着对方……
俩逗比。
各种人,各种反应的时候,沈铭恩的演唱还在继续,他继续唱着b段……
说句实话,刚刚因为跟最开始第一遍的“爱国版”歌词有着很大程度的“重复”的缘故,很多观众光顾着听“区别”了,光顾着跟那帮小黑子互怼了,真的都没有细细品味这首歌里面的内涵。
现在听完了a段完整的主歌、副歌之后,在脑海里那个“阿嬷”的形象不再只有“英雄母亲”这一个,而是多了一位饱受封建压迫,被儿女遗忘在深山里的旧时代女性的“形象”之后……
所有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感觉。
《阿嬷》这首歌的原版就是一首聚焦旧时代女性命运的叙事歌曲,歌词以冷峻的笔锋勾勒出了封建礼教压迫下个体生命的苦难图景,在音乐表达上更是通过地域文化符号与现代流行元素的结合,构建了极具张力的情感空间。
歌曲的价值,在于其拒绝提供廉价的情感抚慰,而是以解剖刀般的笔触剖开历史褶皱中的个体创伤。
当爱国版通过“符号替换”将苦难转化为集体荣耀时,原版却固执地凝视着深山里那个“在门口眺望远方”的佝偻身影。
这种“凝视”不仅是对特定时代女性命运的致敬,更是对所有被宏大叙事吞噬的个体生命的招魂!
在这个意义上,原版的《阿嬷》简直像是完成了一场静默的“文化革命”!
而只是这些!
也足以证明这首作品的价值了。
一首好歌,观众们是不介意再听第二遍的,当他们真正“沉浸式”的聆听进去这首歌的故事之后,很多人都有种“心酸”、“共情”的感觉。
那会儿,弹幕都在刷:
【听哭了……】
【那个时代的女性真是不容易啊。】
【旧时代真的是对女性压迫太过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