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哭陵 (第3/3页)
一身胆气,皆可来投!每日饱食,另有厚饷!敢拼杀者,另有重赏!”
人群有难以置信的,有跃跃欲试的,更多是面露犹疑,观望不前的。
薛景仙等人端坐马上,瞳孔微缩。
散金募士?
在这天子公卿皆已遁走,人心惶惶的时刻?
这是哪家豪绅巨贾?竟有如此胆魄?
或是哪路英雄欲趁乱而起?
可若是欲起兵,也不该是在这长安城。
此非善地,更非良时。
此时此刻,在此地募兵,无异于聚薪于烈火之畔,在那安贼心头上捅刀。
叛军主力一旦扑来,区区新募之兵,纵有满腔血勇,又如何能与百战精锐的铁蹄抗衡?
更要紧的是,长安无险可守!
关中御敌,向来倚仗潼关,散关等外围险隘,如今门户尽失,叛军铁骑可直驱而入,这长安城虽墙高池深,却早已是一座孤悬于野的困城,死城。
守城?
凭这些仓促招募的百姓,与区区豪绅之家资,无异于痴人说梦。
若要效仿颜鲁公之举,也该是往那山河交错,敌势难及之处去,据险而守,连络四方义士,徐徐图之。
在此刻的长安城内募兵,仿佛是生怕叛军找不到靶子,其行虽勇,其情可嘉,然……殊为不智。
这些人彼此对视一眼,心中暗叹。
这募兵主事之人,怕是有一腔忠肝义胆,却少了几分审时度势的冷静与纵横捭阖的谋略,只怕一番苦心,终要付诸东流,还要赔上自家性命与这些投奔者的热血。
可是……
即便如此不智,即便看似徒劳,在这举城皆哀、万马齐喑的时刻,竟还有人愿散尽家财,站出来振臂一呼……
这些官员们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猛地冲上心头,冲散了方才在昭陵前的悲怆与孤寂!
他们方才还在陵前立誓,绝不遁逃无度,要凭他们的能力为山河而战,转眼竟就遇到同道中人?
这……这莫非是太宗皇帝英灵显佑,听到了他们的泣诉,故而在此为他们指明道路?